运动机能障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简析全球石油贸易流向美国页岩油还无法挑战中东石油贸易进口量 [复制链接]

1#

简析全球石油贸易流向:美国页岩油还无法挑战中东|石油贸易|进口量


一份BP2015年关于全球石油贸易流向的报告,向我们揭示了石油的最大供需地区,同时也从数据上表明,美国页岩油尚不具备挑战中东产油国的条件。                        众所周知,供应端和需求端是影响国际原油市场的基本面,也是分析中所倚仗的重要因素,那么全球石油贸易的流向如何呢?下图出自BP的2014年报告,为我们全景展示了这一格局。  全球石油贸易流向 隆众石化分析师李彦表示,从上图可以看出,沙特所在的中东地区和俄罗斯仍是全球供应的两大核心,原油出口呈现明显的向外辐射状,影响力依旧无可取代。而欧洲、美国和中国则是三大消耗地,占据了绝大部分的进口量。另外像新加坡和日本这样的国家虽然地域狭小,但是需求较大,同样有较高的进口量。 原油出口方面:2014年中东地区依旧雄踞榜首,出口量高达8.5亿吨,几乎比排名第二的俄罗斯多出两倍;俄罗斯以接近2.95亿吨的出口量排名次席,西非以约2.14亿吨的出口排名第三,加拿大以约1.49亿吨的出口排名第四。不过反观中国,仅有40万吨。 原油进口方面:欧洲和美国分别以进口4.47和3.65亿吨的原油排名前两位,中国3.09亿吨的进口量排在第三位。而印度和日本分别以1.9和1.67亿吨的进口量成为亚洲排名第二和第三的消费国。 石油产品出口:抛开原油,如果统计汽油等石油产品的话,美国的出口量成为全球第一,2014年出口约1.8亿吨,而俄罗斯和中东以1.44和1.29亿吨分列二三位。 石油产品进口:欧洲以1.74亿吨的进口依旧排名第一,而亚太其他地区和新加坡以1.39和1.02亿吨排名二三位。新加坡石油产品的进口量几乎是日本的两倍多,排名如此之高是因为新加坡是著名的油品中转港和世界三大炼油中心之一。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虽然美国页岩油气发展迅猛,但中东地区仍是重要的石油轴心,美国暂时还不具备向其挑战的条件。另外欧洲和中国是重要的消费区域,这两个区域的经济表现,将直接关系到原油的需求前景,值得重点关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