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能够治好白癜风的医院 http://www.mvdtj.com/ 原创杨洋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收录于合集#神经用药61个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看看你能发现几个治疗误区
临床上头痛为主诉的患者十分常见,辨明病因合理用药是治疗疾病的关键,本期文章,笔者借临床工作中遇到的一个存在治疗误区的偏头痛病例,供各位同道参考。
临床资料回顾
患者男,51岁,因“反复头痛5年,再发4天”入住我科。
患者入院前5年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痛,位于右侧颞部,搏动性头痛,中重度程度;痛时须卧床休息,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影响日常工作,持续数小时缓解,间歇期正常;发作前无眼前发光、黑矇,无发热、视物模糊,无肢体活动障碍、头晕。
曾在我院就诊,头颅MR示:未见明显异常,诊断“偏头痛”。1年内发作8-10次,近一年发作频繁,每月3-4次,每次持续3-5天,用药后可逐渐缓解。一般在疲劳、情绪紧张时出现。平时间断使用麦角胺咖啡因片(1片,一天3次),发作时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对症治疗。
入院前4天患者头痛再发,自行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片(一次一片,一天5-6次)治疗无效,拟“偏头痛”收治入院。
既往有吸烟史20年,约每日1包,饮酒少量。否认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史。
▌入院查体:
体温36.5℃,脉搏89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97mmHg;
意识清楚,自主体位,正常面容;
体重90kg,身高cm,查体合作;
两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心音有力,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专科检查:
神志清,言语对答切题,智能正常,颈略抵抗;
两瞳孔直径3mm,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眼球活动自如,眼震阴性,视野无缺损,听力粗测正常,角膜反射存在;
两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
双侧肢体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共济运动协调,两侧深、浅感觉正常,腱反射(++),双侧巴氏征阴性。
▌辅助检查:
心电图正常;脑多普勒超声示“左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频谱改变”;脑电图正常。
胸部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征象。
肝、胆、脾、胰腺、肾、输尿管B超示“脂肪肝,胆囊壁毛糙,肾、输尿管未见明显异常”;椎动脉、颈动脉B超未见明显异常;甲状腺B超未见明显异常。
梅毒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乙肝三系、肝炎系列、血常规、甲状腺功能、肿瘤指标、HbA1c、肌钙蛋白、大便常规未见异常,抗核抗体谱(组+免疫全套(组套)均正常。
头颅CT血管造影(CTA)未见明显异常,头颅磁共振静脉造影(MRV)未见明显异常,颅脑MRI平扫+增强未见异常征象。
眼底检查提示双眼眼底视盘界清色可,未见明显充血及水肿情况,A︰V=1︰2,血管管径尚可,网膜无明显渗出及水肿,黄斑无异常。
入院后予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10mg口服一天3次,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口服一天一次,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75mg口服一天2次,治疗后头痛缓解出院。
出院诊断:偏头痛。
问
看到这里,你发现了几个治疗误区?
患者治疗误区
1
麦角胺咖啡因片不宜作为偏头痛预防用药
患者偏头痛病史5年,平时间断使用麦角胺咖啡因片(1片,一天3次),根据《中国偏头痛防治指南》推荐,预防性治疗的目的是对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的目的是降低发作频率、减轻发作程度、减少失能、增加急性发作期治疗的疗效。
通常,偏头痛致使存在以下情况应考虑预防性治疗:
①患者的生活质量、工作和学业严重受损(需根据患者本人判断);
②每月发作频率2次以上;
③急性期药物治疗无效或患者无法耐受;
④存在频繁、长时间或令患者极度不适的先兆,或为偏头痛性脑梗死、偏瘫性偏头痛、伴有脑干先兆偏头痛亚型等;
⑤连续2个月,每月使用急性期治疗6-8次以上;
⑥偏头痛发作持续72h以上等。
患者近一年发作频繁,每月3-4次,每次持续3-5天,有预防用药指征。但根据《中国偏头痛防治指南》,麦角胺咖啡因片一般作为偏头痛急性期发作的二线用药,不推荐作为预防用药使用。
另外,极小量的麦角胺类即可迅速导致药物过量性头痛,因此应限制药物的使用频度,不推荐常规使用。
麦角胺咖啡因片为复方制剂,要注意合用的咖啡因会增加药物依赖、成瘾及药物过量性头痛的危险。
因此,建议患者选用氟桂利嗪等被国内外指南推荐用于偏头痛预防性治疗的一线用药。
2
对乙酰氨基酚片用量过大可能导致肝损伤
根据《中国偏头痛防治指南》推荐,对乙酰氨基酚可以用于偏头痛急性发作期治疗。
对乙酰氨基酚为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选择性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出汗而达到解热的作用,其解热作用强度与阿司匹林相似;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等的合成和释放,提高痛阈而起到镇痛作用,属于外周性镇痛药,作用较阿司匹林弱,仅对轻、中度疼痛有效。对乙酰氨基酚无明显抗炎作用。
对乙酰氨基酚吸收后,主要在肝脏经葡萄糖苷酸化和硫酸化,代谢变成水溶性物质,经尿液排出;较小的一部分(10%-15%)经过细胞色素P(同工酶CYP1A2、CYP2E1、CYP3A4)的羟基化,形成了强力的烷化物对乙酰苯醌亚胺(NAPQI),与葡糖苷酸结合后经胆汁排泄。对乙酰氨基酚的治疗指数小,因其葡糖苷酸化和硫酸化受限。因此,增加对乙酰氨基酚的剂量,将导致大部分对乙酰氨基酚活化成为NAPQI,耗尽肝脏中储存的谷胱甘肽。当谷胱甘肽的消耗达到危险水平,NAPQI将影响肝细胞结构,从而导致肝细胞损伤,严重可致肝衰竭。
对乙酰氨基酚说明书推荐剂量为一次一片(0.5g),一日剂量不超过2g。该患者一天服用5-6次,最高剂量达3g,肝损伤风险较大。不建议超量使用。
3
重视患者健康教育
中国《前庭性偏头痛诊治专家共识》指出,在进行偏头痛药物以及非药物治疗的同时,需积极开展患者教育,避免诱发因素,改善生活方式,加强综合管理。
该患者既往有吸烟史20年,约每日1包,饮酒少量。吸烟、酒精都可能在偏头痛发作中起诱导作用。
因此,在科学合理的用药基础上,应该建议患者戒烟戒酒,改善生活方式,避免偏头痛诱发因素。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头面痛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疼痛和感觉障碍专委会.中国偏头痛防治指南.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2(10):-.
[2]于生元,万琪,王武庆,刘博,李明欣,吴子明,周冀英,董钊,蒋子栋,韩军良.前庭性偏头痛诊治专家共识()[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4(07):-.
本文首发: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本文作者:杨洋
本文审核:李土明副主任医师
责任编辑:陆离先生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原标题:《反复头痛5年,警惕这几个治疗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