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机能障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3名航天员已就位,将在6月入驻空间站,他 [复制链接]

1#

空间站核心舱已经发射成功,接下来我国将进行更多的发射活动,围绕着核心舱逐渐拼装成一个“三室两厅”的大家伙,航天员活动空间将达到立方米以上。而空间站的运营当然也离不开航天员,他们将肩负起空间站的科研活动,也需要不定期地对空间站进行维护。

核心舱命名为“天和”,全长16.6米,相当于5层楼的高度,最大直径4.2米,发射质量22.5吨,它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单体航天器,而且它将是未来空间站控制和管理中心,也使航天员主要的活动区域。只靠它可以保证3名航天员的在轨驻留活动,还能支持开展少量的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待未来两个实验舱发射对接后,最多可以保证6名航天员的在轨活动。

而根据目前的消息,神舟十二号也已经被送到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发射中心是我国历次载人航天的发射场地,从年开始到年,一共将11名航天员送到了太空,未来他也将承担更多的载人发射任务,仅仅是今年就会有2次载人发射,共有6名宇航员会陆续入驻空间,每一批航天员驻留时间3-6个月,未来这也将是我国航天员比较固定的轮换时间。

而在太空中,由于航天员和空间站一道绕地球圆周运动,地球的引力实际上提供了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因此在空间站中航天员基本处于完全的失重状态。所以,在地球上司空见惯的事情,对于航天员来说是相当艰难的。

在我国早期的航天活动中,轨道驻留时间很短,1-7天左右,些许的不方便可以克服,飞船上就算是没有厕所也还可以忍受,可以用纸尿裤,保证航天员的排泄问题。可随着航天员在轨驻留时间的增加,产生的垃圾会很多,如果还用纸尿裤,将会挤压航天员的活动空间,个人卫生问题也会变得麻烦。

那么宇航员在太空中该如何解决个人卫生问题呢?尤其是女性航天员,由于存在固有的生理周期,若是不注意卫生可能导致疾病,而在太空中若是生病自然对航天活动不利。宇航员们在太空中该如何洗澡呢?这个问题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在微重力的空间站中却十分重要,而且空间站也是我国对外展示的重要设施,航天员邋里邋遢的也不好吧?

太空中没有重力,因此在太空中不能像地球上那样淋浴,想要做到这一点不是不行,但是却需要设置占据更大空间的浴室,而且需要设置强劲的抽风抽水装置,相当做一个封闭的桶,一端出水一端抽水抽气。国际空间站曾经想要设置这样的设施,但最终还是放弃了,只能研究替代的方式。

微重力环境中,水会因为表面张力形成完美的水球,如果接触其它的物体,水又会附着在物体之上,而空间站啥都用电,水到处飘当然也不好,对飞行安全有一点威胁。所以,在太空洗澡,就只能是毛巾蘸水的模式干搓,然而这样做难清洗干净,人体皮肤还会排出一些油脂,时间久了味道不好闻,人自己感受也很够呛。

所以科学家们研究了一些免冲洗的洗涤剂,洗的时候先在毛巾上沾水,然后挤一点洗涤剂,把皮肤打湿后就开始搓。洗头发的话麻烦一些,但是水会依附在头上,清洗后也可以用毛巾把水吸干。而洗澡的水也不会浪费,会因为蒸发进入空间站的再生系统,将水处理后用于航天员饮用。

核心舱又分为大柱段和小柱段,大柱段是航天员工作和实验的地方,直径4.2米,小柱段是航天员生活和睡眠的地方,设置有卫生区,直径2.8米,洗澡就是在卫生区进行。6月份,我国即将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因为核心舱实验设备较少,当宇航员进驻之后,可能会有较多的空闲时间,应该会有对核心舱内宇航员的生活场景的展示。

尽管在空间站中洗澡比较艰难,空间站保证宇航员衣食住的基本需求还是没问题的,不过由于微重力环境中人的骨骼肌肉、血液系统都会受到影响,因此航天员需要轮换,我国暂时的打算似乎是最多6个月就要轮换一次,避免航天员因为长期的太空生活健康遭受较严重的影响;而空间站中也设置有健身区域,配备了力量训练器械,可以帮助宇航员维持身体机能。

得益于太空通讯技术的发展,在空间站中也会有较高的网速,可以无障碍地和地面沟通,未来肯定会有很多面向公众的直播活动,也许会有太空授课,也许会有太空实验的展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