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机能障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周一方从柯琴对桂枝汤的运用谈辨证论 [复制链接]

1#

《伤寒沦》是中医学中成功地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它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临床医学的发展基础,提出了诊治疾病的原则和纲领,历代医家对此多有研究。辨证论治作为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已被广大中医药工作者所接受。但是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往往有不少医生把辨证论治这一理论运用得过于僵化,机械地套用某些治则方药,与辨证论治的本义及要求相去甚远。清代著名的医学家柯琴(字韵伯),对张仲景特别是对《伤寒论》有极其深刻的研究,所著《伤寒来苏集》,“悟仲景之旨,辟诸家之谬”,对后世影响极大。柯琴认为,辨证论治是贯穿于《伤寒沦》全书的指导思想,是仲景制方立法的重要依据,他认为:“仲景制方,不拘病之命名,惟求证之切当,知其机得其情,凡中风伤寒杂病,宜主某方,随手拈来,无不活法,此谓医不执方也”。笔者仔细研习《伤寒来苏集》,认为柯琴在临证中较好的运用了伤寒方药,灵活运用仲景所制之方,准确体现了辨证论治的诊治原则。

1柯琴运用桂枝汤不专于太阳中风

《伤寒沦》第12条云:“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一般认为,外感风邪,致营卫不调,则当解肌祛风,调和营卫,以桂枝之辛温,解肌祛风,以芍药之酸寒,敛阴和营,两药配伍则调和营卫。而柯琴《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桂枝汤证上》指出:“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此条是桂枝本证,辨证为主,合此证即用此汤,不必问其卫伤寒、中风、杂病也。今人凿分风、寒,不知辨证,故仲景佳方置之疑窟。他认为,只要有桂枝汤见证,无问其外感或内伤病,均可以此方治之。因此,柯琴《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卷上·太阳方总沦》云:“卷常以此汤治自汗、盗汗、虚疟、虚痢,随手而愈。同时对机械地认为桂枝汤专为太阳中风而设者提出批评:“粗工妄谓专治中风一证,印定后人耳日,而所称中风者,又与此方不合,故置之不用。柯琴认为,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无论外感或内伤,只要是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者,均可用之。不难看出,柯琴对桂枝汤临床应用范围的拓展,实际上是将张仲景在《伤寒沦》第16条所言之“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临证运用的具体体现,是客观反映了灵活性与原则性的有机结合,体现出柯琴对张仲景辨治理论理解的先进性和独创性,同时对后世完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以及指导临床实践都有积极的意义。

2

辨证论治的理论内涵

辨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探求疾病本质或者是寻求根本症结的过程。而论治,则是在辨证的前提下,根据证的不同而确立治法、处方及用药,论治是以辨证为前提,论治是辨证在治疗疾病中的具体体现。中医要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辨证是关键,而对证的认识及其演变过程的探析,则又是最根本或者说是最基础的要求。辨证的准确与否,直接体现出中医诊疗水平的高低和临床疗效的好坏,《临证指南医案·凡例》即明言:“医道在乎识证、立法、用方,此为三大关键,一有草率,不堪司命。……然三者之中,识证尤为紧要。……若识证不明,开口动手便错矣”。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治疾病的重要手段和特色在几千年的中医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传统中医学还是现代中医学,都是在前人临证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若干适合中医治病的病和证,特别着重于对证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人体整体功能性变化及各种影响因素,处方用药。《伤寒论》第条云:“伤寒,心动悸,脉结代,炙甘草汤主之”。许多医者认为,炙甘草汤证的辨证要点是“心动悸,脉结代”,恰恰相反,从仲景的本意及临床实践来看,此汤证关键之处乃是“伤寒”二宇,《素问·热论篇》言“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也就是说,由外感热病引起的“心动悸,脉结代”可予炙甘草汤,倘若仅看重“心动悸,脉结代”,不仅临证显得呆板,而且疗效也很差。辨证之重要尤其对证的正确认识,由此可窥一斑。

“有是证用是方”,已成为中医临证的基本要求;“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已成为辨证论治在诊治疾病过程中的具体体现。《素问·五常*大论篇》指出:“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清·雷少逸,著《时病论》,其中治感冒一病,无固定治法,须“因时令之异,寒温之变”,而处方用药。

所以辨证论治的理论内涵体现了中医四诊、八纲及治疗八法的有机结合,用药精当、缓解或解除患者痛苦则是这种结合在临床上具体体现。

3

辨证论治的基本要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任何事物都是处在绝对的运动之中。中医的辨证论治过程也是如此。证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是一个特定时期的特定状态,同时随各种因素及治疗的效果而不断运动变化的。所以,笔者认为,辨证论治的基本要求是:首先要认识疾病发展过程的总的病理变化,也就是原则性;其次要认识到在总的病变前提下,在某一个阶段,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各种证候,也就是灵活性。辨证论治的过程应当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的过程,叶天士也强调辨证灵活性的同时,不可违背原则性,若《温热论》云:“……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但若过于重视原则性,则诊治疾病显得呆板、涩滞,偏于强调灵活性,则又会丧失治病的最佳时机和效果。

张仲景提出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就是不仅要认识到辨证论治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医者必须认真观察甸一个出现的症状,细心揣摩其病理变化,由小知大,见微知著,由局部而全身,知当前的病机推前阶段的病理、瞻后阶段的演变,从而找出与之相对应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4

把握辨证过程与“医者意也”

一般说来,辨证论治是强调结果,而忽视过程,虽然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中医基础理论曾经有所论述,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往往罗列出各种证型、处方用药,对辨治的方法学很是少见。

尽管中医的认知方法有不注重个体的特点,有或然性、模糊性、臆造性等不足,但是在认识事物的共性、把握机体之间的关联性上,都是有超乎寻常的能力,这种能力超越了微观认识和直觉判断,不是一两天就可以达到的,而是要在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人量的临床实践基础上,去除表(假)象,归纳、综合、类比后心悟、顿悟出来的,是一种高层次上的抽象思维,张景岳喻之为“医者意也”。

要准确把握辨证论治的全过程,笔者认为,除了要有坚实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准确把握以下因素:1)证是随外界气候、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医门法律》强调“凡治病,不察五方风气,服食居处,各不相同,一概施治,药不中窍,医之过也”。《素问·至真要人论篇》指出:“气有高下,病有远近,治有轻重,适其至所为故也”。2)证随个体差异而不同。《素问·五常*大论篇》指出:“能*者以厚药,不胜*者以薄药”。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卷五》云:“人凡六气伤人,因人而化,阴虚者火旺,邪归营分为多,阳虚者湿胜,邪伤气分为多。一则耐清,一则耐温,病情之阴阳,从此可知也”。薛生白《湿热病篇》更是强调“实则阳明,虚则太阴”。3)全而考虑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仲景以旋复花汤治肝着,病机乃肝郁血滞,而亦用此方来治疗妇人虚寒之半产漏下,何也?尝有先贤认为是错简,然仲景用此方实则全而考虑了妇人患病的全过程,宗经云之“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之旨,开其蕴蓄不解之邪,旧血得去,新血复生。叶天十《临证指南医案·卷一》载以此方治一虚痨患者,把握疾病的过程乃“久客劳伤,气分痹阻……初病在气,久则入血”,思病患及乎元虚,攻补未能除病,屡经攻补,病邪未去,正气受损,故而用辛润通络之旋复花汤,调气血而不伤正,去久邪而理虚。

5

临证处方是辨证论治的结果

辨证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处方用药,辨证的准确与否与处方用药有密切的联系,辨证是前提,用药(施治)是结果,也就是治疗手段。从方剂的构成来看,用药一般为扶正、祛邪、调节机能三部分,内伤病的扶正与祛邪是紧密相关的,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恋邪但是最能体现辨证灵活性的,则是调整机体功能。机能调整是治疗疾病过程中,使受障碍的功能恢复正常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医者个体的特色之处。目前有许多处方借助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加入一些调整机能的药物,但是并没有完全体现出中医辨证的灵活性原则,如有一些冬令进补的膏方,一味全是补药,病者服之日久,会有腹胀不适等感觉,若加入泽泻则补效明显而无不适,何故?泽泻乃泻肾之品,补中有泻,补而不滞,气机流畅,则疗效显著。

6

辨证与辨病应有机结合

无论是传统中医学认识的疾病,还是现代医学认识的病,他们都是本质的体现,它规定和制约了证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在疾病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一病多证,但是它是随着病情的变化而变化,受病的制约和影响。虽然我们强调辨证的灵活性,但是首先应当明确对病的诊断,对病名的正确认识,有利于对疾病本质的认识,有利于把握疾病的演变规律,有利于确立治疗法则。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有些证是提前或滞后于病的发展,如现代医学之肝病、肿瘤等,在早期阶段,无任何症状出现,病者也未表现出任何不适,但是肝功能、超声诊断等均可提不异常。由于中医对现代疾病的认识不足,认为是“无证可辨”实际上疾病已经发生或发展,这就需要借助现代医学的诊察手段,处方用药如果仍固守辨证论治的观点,将会延误病情。

辨证施治是对症处理的升华。病贯穿全部过程,而证只是某一阶段。只有统揽疾病的全局,才能更好地把握局部的证,才能更加灵活运用,执简驭繁。

7

结语

自《伤寒论》以下,临床辨证论治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同时对证型的规定也越来越具体。只有在认识疾病的前提下,全而了解证型演变规律和辨析要领,把握影响疾病的各种因素,才能准确、灵活地辨证用药,为治疗提供好的保证,也是对新一代中医临床医生的基本要求。

          

本文来源:辽宁中医杂志年12月第31卷第12期第-页。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仅用于学术交流,公众请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相关处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