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春痘医院在哪 http://m.39.net/pf/a_8736666.html一、12~13岁运动员发育特点、训练方向和任务说明
(一)发育特点
12~13岁运动员正处于学习技术、打基础的*金时期。他们的身体趋向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各项身体素质在加速增长。同时,也是逐步形成性格特点、竞技能力、个人特长的关键时期。该年龄段运动员作为培养对象,少年运动员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后备人才建设。
(二)训练方向
女子13岁时平均增长值最高,通过调查研究,骨骼发育正常的运动员,他们在各个年龄阶段的身高变化不明显,都是平衡地增长,但是骨骼发育早熟的运动员,他们身高增长较快,接受能力较强,速度加快,力量增大,运动成绩有明显提高。
(三)训练特点
在有氧放松跑以5分/千米运动时心率为次/分左右,以最大摄氧量强度运动时,12~13岁小孩心率为次/分左右,是动作速度、反应速度、动作速率、柔韧、灵敏等素质发展的敏感期。
二、14~15岁运动员发育特点、训练方向和任务说明
(一)素质发展敏感期阶段
此年龄段是为训练而训练的阶段。这一阶段女性将出现两个力量素质发展的敏感期,第一个敏感期开始于生长发育高峰期出现之后,第二个敏感期开始于第一次月经期之后。男性力量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开始于生长发育高峰期出现之后的12~18个月。应当指出的是,有氧能力和力量素质的训练是依赖于运动员生长发育的水平,因此应该根据每个运动员不同的生长发育程度来安排训练。男子在15岁时最突出,骨骼发育晚熟的运动员在各个年龄阶段的身高增长较慢,但训练具有一定潜力。在运动员整个运动生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错过这一训练阶段的运动员将很难发挥他的运动潜能。很多运动员在他的职业生涯后期遇到训练的平台期,就是由于在这个阶段参加了过多的比赛而忽略训练的重要性所致,采用强度小量大的训练方式。
(二)训练特点
在有氧放松跑以5分/千米速度运动时14~15岁少年心率为次左右,最大摄氧量强度运动时14~15岁少年心率为次/分左右。14~15岁为少年小肌肉群快速力量、短距离位移速度、一般耐力、专项柔韧、灵敏等素质发展的敏感期。
三、16~17岁运动员发育特点、训练方向和任务说明
(一)素质整合与优化阶段
此阶段是进一步优化体能,提高专项技术及专项表现能力的阶段。本阶段,运动员全年的训练重点是参加高强度的比赛及进行个人专项技术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要学会如何将已经熟练掌握的专项技战术应用到不同的比赛环境中。通过模式化的训练和比赛来着重强调最适度的备战方式。在制订体能、康复、心理及技战术的训练计划时,应根据每个人的优势和劣势有针对性地量身定制。应采用双周期或多周期的训练结构安排。这一阶段是为了选拔能够向世界水平冲击的运动员,并检测其基础训练水平和评定高级阶段的起始水平。该阶段也是专项训练高级化的初级阶段,是基础训练阶段向高级训练阶段过渡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训练效果会直接影响到田径运动员的成长。
(二)训练特点
在有氧放松跑以5分/千米速度运动时,16~17岁青少年心率为次/分左右,以最大摄氧量强度运动时,16~17岁青少年心率为次/分左右。16~17岁青少年也是混氧耐力,中、大肌肉群力量、力量耐力、抗酸能力等素质发展的适宜期。
四、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训练的原则和目标
(1)在不影响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正常发育机能和健康的前提下,稳步地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一般有氧耐力水平。
(2)提高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30米、60米、米等短段落的速度和速率。
(3)提高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一般身体素质,小肌群的力量耐力、柔韧性、灵敏性等素质。
(4)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安排混氧耐力、速度耐力等专项训练。
(5)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的训练目标是:通过系统训练有效地提高青少年中长跑选手的健康水平,促进正常发育,并根据各种素质敏感期的特点提高相应的专项素质,为成年高水平中长跑专项训练奠定扎实的基础。
五、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负荷量、强度与人体机能变化的关系
(1)一个阶段内运动负荷的量越大,血红蛋白的含量、血睾指标均会不同程度地下降,只要在正常值范围内波动均属正常。
(2)课训练强度越大,人体的乳酸值越高、尿蛋白越多,心率越快。
(3)大运动量、大强度的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后肌酸激酶值较高,通常在国际单位/升以内均正常。
六、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技术和专项身体素质的关系
良好的技术离不开专项身体素质作保障,技术和专项素质是紧密相连的整体,如跑进中支撑腿蹬伸不充分往往与腿部环节肌肉力量弱相关;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后程动作变形,往往与专项能力、力量耐力较差、体能下降有关;跑进中两腿的夹角小、步长短往往与髋关节紧、灵活性差、蹬伸和前摆无力有关。所以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掌握合理的技术除了对理解技术外,更重要的是专项身体素质能否跟得上合理技术的需求。
本章节先讲到这里,下一个章节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