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机能障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针灸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复制链接]

1#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因脑部血管突然出现供血障碍的疾病,导致脑部某区出现缺血缺氧引起脑组织坏死。临床研究认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病情比较危急,需要立即给予治疗则可改善其预后。以往临床给予西医治疗虽有一定效果,但副作用较多,预后较差,随着中医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深入研究,发现可以取得良好效果,其归属“中风”范畴,针灸具有操作简便等特点,应用于其治疗可以达到经络疏通和行气活血的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患者采取针灸治疗的有效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

选取年10月~年10月山东省医院收治的78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研究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42~77岁,平均年龄(59.55±3.34)岁。对照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42~77岁,平均年龄(59.57±3.3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相关诊断标准者;②初次发病,且发病时间不超过6h;③无意识障碍。

排除标准:①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者;②合并颈内动脉系统脑梗塞者;③合并肝脏、肾脏等器官重大疾病者;④过敏体质者。

1.3方法

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将2mL的血栓通注射液与mL浓度为10%葡萄糖注射液充分混合,静脉滴注,2次/d,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采取捻转补法,选取三阴交、百会、四神聪、大椎及水沟穴位作为主穴,偏瘫者选取患侧肩髃、曲池、阳陵泉及三阴交等穴位,肝肾亏虚选取太溪和风池穴位,得气后留针30min,1次/d,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4观察指标

①神经功能损伤(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0~45分,评估分值越高表示缺损程度越严重;②Barthel评分评估生活自理能力,百分制,评估分值与其呈正比;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评估运动功能:0~66分,分值越高表示运动功能越好。④炎性因子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5mL,常规分离血清,采用酶联接免疫吸附法检测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a)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水平。

1.5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三项评分比较

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Barthel评分及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6、CRP及TNF-a等炎症因子水平均相近,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述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中医认为,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其机体各个脏器是互相联系的,同理在病理方面也存在一定地互相影响,一旦机体某一功能失异常,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全身机能产生不良影响,导致机能失调。因此,中医治疗疾病中体现了整体性。

本研究中通过选取三阴交、百会、四神聪等穴位针刺,可以达到治疗目的,其中百会穴具有醒脑开窍和调节阴阳平衡的功效;三阴交存在调节气血和阴阳的功效;大椎穴是三阳经和督脉交会之处,针刺可以达到温通经脉、助阳清脑、祛风散寒的功效。而水沟穴通过针刺可以治疗昏厥、癫狂等疾病,对重症疾病患者也可发挥一定作用,能够调和诸阳经气。通过将上述穴位进行针灸可以达到醒脑开窍、温通经脉及调整脏器失衡的作用。研究认为,通过针灸百会穴位能够使血液流变学得到一定改善,有利于大脑的血液循环,进而促进中枢神经功能的恢复。也有研究发现,针灸能够使脑血管阻力得到显著降低,提高局部的血流量,促进脑功能改善,有利于增强锥体系以外的神经功能,达到恢复肢体功能的目的,从而大大提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arthel评分及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针灸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神经缺损,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自理能力。

研究发现,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展与炎性因子存在密切联系。CRP能够促使机体释放大量的炎症因子,内皮细胞出现损伤,导致黏附分子出现异常表达的情况。同时IL-6和TNF-a也存在一定程度促炎反应效果,临床研究显示,当脑局部处于缺血状态时,TNF-a可以使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得到显著增加,使大量内皮细胞被激活,促进血小板大量聚集,最终加重损伤。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IL-6、CRP及TNF-a等炎症因子水平均相近,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述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针灸可以显著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其原因可能为:与西医治疗相比,中医针灸治疗可以更好地调节机体血管舒张和收缩,促进炎症因子吸收。

综上所述,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采取针灸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神经缺损程度,降低炎性因子,促进恢复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应用。

----文章内容摘自《中华养生保健》杂志刊登文章《针灸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研究》,作者:秦娟,山东省医院医务科

注:省略原文部分内容,如参考文献等。

投稿\订阅联系《中华养生保健》

-,

登录万方医学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