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机能障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评定 [复制链接]

1#

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评定

一.评定内容

临床基本检查

神经损伤平面的确定

损伤程度的确定

预后评定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

康复疗效的评定

1.临床基本检查

(1)体格检查:身高/体重/脉搏

(2)肛门指检:判断脊髓休克/骶段感觉和运动功能是否存在

(3)肌力评定:判断神经损伤平面和功能恢复情况

(4)关节活动度测定

(5)感觉功能的评定

皮肤感觉部位及脊髓支配

(6)神经反射:腱反射、皮肤反射判断脊髓功能状态

主要反射及脊髓中枢

(7)呼吸测定:最大呼气/吸气胸廓扩张;肺活量

(8)运动功能的评定:翻身、起坐、坐位平衡、支撑、床上移动、移乘、轮椅使用及技巧、站立、行走

损伤(运动瘫痪)程度确定

腱反射有无及减弱

有无主动运动(观察肛门括约肌有随意运动,则为不全瘫)

刺激肛门周围皮肤(若出现肛门括约肌不随意收缩的肛门反射,则提示骶髓与中枢已断,属完全性瘫?)

根据肌肉的主动运动,由其神经支配诊断脊髓损伤平面,损伤(感觉麻痹)程度确定

观察感觉障碍的平面

观察感觉障碍的程度(感觉消失/迟钝/感觉分离,肛门周围皮肤感觉)

有无尿意、便意

将手指插入肛门

ASIA运动功能评分

改良Ashworth评价量表

0级无肌张力的增加。

Ⅰ级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ROM之末成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释放。

Ⅰ+级肌张力轻度增加,被动活动时,在ROM后50%的范围内出现突然的卡住,然后在ROM的后50%的范围内,始终出现一定的阻力。

Ⅱ级肌张力较明显增加,通过ROM的大部分阻力均明显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易地被移动。

Ⅲ级肌张力严重增高,被动活动困难。

Ⅳ级僵直,受累部分不能屈伸。

损伤程度的评定

运动指数评分表

按照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进行损伤程度评定

以最低骶节(S4-5)有无残留功能为准

完全性:S4-5既无感觉也无运动功能

不完全性:S4-5有感觉或运动功能

完全与不完全损伤的分级

脊髓损伤程度分级(ASIA标准FRANKEL分类)

ASIA感觉功能评分

FRANKEL分类

神经损伤平面的确定

感觉平面的确定

运动平面的确定

感觉关键点

运动关键肌

运动关键肌明细

T1拇短展肌(C7-T1)有功能。

T6上部背伸肌、上部肋间肌。

T12胸、腹、背所有的肌肉。

L1髂腰肌(T12-L3),屈髋的作用很少。腰方肌很强。

L2髂腰肌强、内收弱(L2-4)、股四头肌没有机能。

L3髂腰肌、内收肌充分发挥作用,股四头肌作用少。

L4股四头肌完全有,胫前肌、踝背屈及内、外翻无。

L5髋部动作的部分肌肉(臀中、小肌有,臀大肌无),屈膝的部分肌力(内侧有,外侧无)和踝的部分肌力(内翻有、外翻无)。

S1臀大肌稍有一点,大腿周围肌肉、膝关节周围肌肉都有,比目鱼肌及腓肠肌较弱,足趾伸肌有,屈肌弱。

损伤平面与预后

脊髓损伤平面运动功能最终能完成的目标

损伤程度与预后

完全性:1%在损伤平面以下恢复肌力

不完全性:皮肤感觉保留区的肌力50%可能性恢复肌力

截瘫步行恢复预测

根据主要步行参与肌徒手肌力试验(MMT)方法

检查:骨盆上提肌(腰方肌),优,可步行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

截瘫改良巴氏指数(ModifiedBarthelIndex,MBI)评定表

四肢瘫功能(QuadriplegicIndexofFunction,QIF)指数表

功能独立性评定(FunctionalIndependenceMeasurement,FIM)

脊髓损伤康复疗效评定(ADL)

注:显效:升级;

有效:加分;

无效:分数无变化

附件:脊髓损伤患者康复计划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