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漂泊在外,有的时候忙起来,和爸妈一个月也打不了一次电话。
好不容易有了时间,拨通电话;另外一头,爸妈分享给你的总是生活中的快乐:上周去爬了山,邻居张阿姨家的儿子生了娃,退休金又涨了……
爸妈没告诉你的,是他们正在出现变化的身体状况。老妈在家拖地的时候,发现腰开始疼了;老爸看书的时候,发现眼睛前面雾蒙蒙的。
爸妈年龄大了,他们的身体正在不可避免地衰老。只不过远隔千里的你,还没有注意到。
老年人,
离疾病风险最近的群体之一
人们常说,年龄大了,身子骨也可以很硬朗;但看看中国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就知道这句话往往是不成立的。
根据国家卫健委的统计,截至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5亿;其中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病的老年人比例高达75%[1]。
有人说,只要合理饮食、每天健身,慢性病就找不上我。但很遗憾,年龄本身就是诸多疾病的高危因素。
缺乏运动确实是包括某些癌症在内等疾病的风险因素,所以还是要坚持锻炼。医院的游泳池
比如癌症。老龄化是很多种癌症的独立风险因素。这是因为人的生存年龄越长,暴露于致癌物和受到基因损伤的持续时间越长[2]。
中国医学科学院的调查数据显示,45岁之后,中国男女癌症发病率均急剧上升,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女性乳腺癌等癌种在此年龄段中高发;在60-79岁的年龄组里面,肺癌、肝癌、直肠癌等病例数比之前的年龄组明显增多[2]。
心血管疾病也是同理。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和血管会出现相应的问题,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因而提高罹患心脏病的风险[3]。
一名心内科医生正在实施手术
很不幸,在老年生活中,生病几乎是注定的。一个人可能只得一种病,也可以得好几种病,但很难不得病。
根据国家卫健委的统计数据,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7.0岁,但人均健康预期寿命仅为68.7岁[1]。
健康预期寿命指一个人在不受疾病、死亡和机能障碍的影响,有望在健康状态下生活的年数。
这也就意味着,一个普通中国人在一生的末尾,大概有8到9年会生活在疾病之中。而这些疾病,不仅花钱耗精力,更大幅降低了晚年的生活质量。
就拿中国老年人常患的高血压来说,研究显示,血压水平和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成连续正相关[4]。而会导致老年人瘫痪甚至死亡的中风,就是心脑血管事件的一种。
中风是导致老年人残疾甚至瘫痪的重要原因
除了慢性病,意外事件也会损害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对于年轻人来说,“跌倒了再爬起来”是句励志金句;但对老年人来说,跌倒了可能就再也爬不起来了。
在中国,跌倒是65岁以上老年人死亡或者受伤的重要原因[5]。中国疾控中心的一位负责人曾表示,冬季因受伤到医疗机构就诊的老年人中,一半以上是因为跌倒[6]。
衰老导致的步态稳定性下降、视听觉功能下降、肌肉力量下降、骨骼退化、平衡功能减退等,都是老年人一跌不起的原因[6]。
有的时候,摔倒对于老年人来说是致命的。年1月6日,在江苏扬州市街头,一对情侣搀扶老人走过结冰路段
健康预期寿命的损失,意味着老年人需要有人照护。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报告显示,年,中国需要日常照护的人数为万,其中万(33%)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7]。
照护本身,又是件既花时间又花钱的事。
爸妈年龄大了,漂泊在外的你,可能还没有察觉到他们身体的变化。
在手机屏幕上,你无法察觉他们日渐黯淡的肤色和眼角的鱼尾纹。直到过年回家,翻出小时候的相册,才发现,他们真的老了。
小时候,爸妈是你的依靠;而现在,爸妈需要你来照顾了。
保险,对老年人一点也不友好
于是,你决定给爸妈上个保险,但翻了翻很多市面上的保险介绍,发现想找到一个合心意的,真的好难。
首先就是年龄限制。
市面上很多产品,过了60岁就不能投保了,想花钱都买不到。
即使一些产品放宽了年龄限制,保费也高得惊人。
很多没有保险的老人怕看病花钱,反而去找这种街边小店,病情可能因此恶化
一般来说,一个人成年以后,重疾险和医疗险等险种的保费会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升高;特别是老人,因为在意外和重疾等方面出险的概率,他们都要高于平均水平[8]。
媒体的调查显示,同样保障金额的保险,老年人的保费有可能会达到中青年人的十倍[9]。
甚至还有一些保险产品,比如终身型寿险,会出现保费和保额“倒挂”现象,即所缴的总保费比保额还高[10]。
除此之外,办理保险的时候,还需要填写一个叫“健康告知”的文件。很多保险公司在得知投保人有慢性病史、住院记录等,都会选择拒保,或者大幅提高保费。
如果有诸如糖尿病这样的慢性病史,有可能被保险公司拒保;图为一名糖尿病患者在接受胰岛素注射
老年人买保险,得过五关斩六将,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靠谱的,结果还被拒保了。
保险公司在故意难为老年人吗?
其实并不是。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保险公司并不是慈善机构,它是一家公司,公司需要营利才可以正常运转。
而商业健康保险市场,是一个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11]。因为健康险中最重要的风险控制环节,就是健康水平的评估;而了解一个人的健康水平,真的很难。
有些人知道自己患病了,医院,没有门诊记录,保险公司便无从得知;当然更多的情况是,投保人自己也不清楚自己的健康水平,有的时候甚至已经生病了还认为自己很健康。
公园长椅上的休息的老人。很多老年人没有定期体检的习惯,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并不清楚
如果保险公司把投保门槛定得很低,那么那些知道自己健康水平不佳,或者已经患病的人,就会赶紧买份保险——反正保险公司不知道,坐等赔付就好了。
这样的行为,就是经济学中所说的“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的人太多,赔付的金额也会太多,保险公司就会亏损。而越亏损,它们也就无法提供好的保险产品;长此以往,整个市场都会陷入恶性循环。
所以,保险公司只能更加严格地筛选客户,根据年龄、家族病史等更模糊的标准,来评估一个人的健康水平。
家族病史是某些疾病的风险因素,所以不仅是保险公司,医生也会详细地询问家族病史
不巧的是,虽然老年人中也有健康客户,但他们确实得病的概率更大。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出于经营原因,就不得不提高投保门槛,或者干脆不做老年人的生意了。
这也是为什么,市面上适合老年人的保险那么少。
老年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保险
老年人难买保险,不代表他们不需要保险。
对于爸妈来说,日常最大的花费,除了柴米油盐的食品消费外,医院花的钱了。
医院的人都知道,哪怕随便看看病、开开药,也要上百。
爸妈有高血压,光是吃药就要花不少钱。就拿常见的硝苯地平控释片来说,某电商平台上一盒药35元左右,一盒能吃7天。一个月下来,就要花元;一年接近元[12]。
高血压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一年光买药就要花不少钱
一旦发现身体有其他问题,医院门诊做检查。
以常见的影像学检查为例,医院一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价格在90至元之间,一次磁共振成像普遍在元以上,PET/CT的价格则更高,大多在0元以上[13]。
如果不幸住院,花费则会更多。
根据国家医保局的数据,年职工医保次均住院费用为元;也就是说,单次住院上万,是个很正常的事情。而这还是个平均值,老年人罹患严重疾病的风险更高,住院花费可能会更多。
的确,基本医疗保险可以报销其中一部分费用,但就和它的名字一样,基本医疗保险只能解决基础问题,很多更先进的诊疗手段和医用材料费用都不予偿付[14]。
一名患者正在接受影像学检查
很多先进的医疗设备,比如被誉为“查瘤神器”的PET/CT;一部分用来治疗癌症等严重疾病的药物;以及康复、治疗器械等等;这些项目所产生的费用,各地基本医疗保险大都没有覆盖到。
而且,基本医疗保险还存在报销上限的问题。比如北京市的城镇职工医保住院报销上限是50万元[15],这样的额度平时生个小病完全可以覆盖;但如果是重病、急病,很可能就会不够用。
这个时候,如果能投保一份靠谱的商业医疗保险,上面所说的很多问题,都会被妥善解决。
商业保险是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充,两者加在一起,几乎可以实现°医疗防御,超过医保报销上限的部分也可以覆盖。
9月20日-10月8日,平安健康APP百万医疗险平安e生保开放61-65周岁投保;此产品保障范围内,可报销二级及以上(含二级)医院住院费,1万免赔额之上,%报销(有社保情况)。活动期间,成功投保后,在平安健康APP分享保障海报即可获得价值元华为手环4,还送“99种重大疾病最高1万元津贴”赠险。
具体来看,平安e生保包括万一般医疗保险金和万特定医疗保险金(种);在1万免赔额之上,可以报销二级及以上医院治疗费、床位费,自费药、进口药、门诊手术等费用,28天-60周岁(活动期间61-65周岁)都可投保,费用仅0.55元/天起。
平安e生保不仅是一份保险而已,它还能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医疗健康服务。
产品配备住院就医安排1次(确认住院并确认住院需求后,10个工作日内安医院就医服务)、专家诊疗意见1次(5个工作日内恶性肿瘤安排副主任以上专家提供二诊治疗意见)及平安健康APP在线理赔服务。除此之外,还有质子重离子和亚洲海外特定医疗保险金这两个附加包可选。
识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