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愈来愈多人认为国策方针已从“学美国”转向“学德国”。不过谈到“德国模式”,大部分人还有点陌生,虽然听说当地楼价平稳,以及“重工业,轻金融”,但究竟该怎么“学”?“轻金融”代表着什么?
对此问题,官方似乎已抛出答案,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经济一局局长张晓朴刚出版一本新书《金融的谜题:德国金融体系比较研究》(下简称《金融的谜题》),可能正是今后几年中国金融改革的战略蓝本。
该书厚页,分12章,包括《德国如何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德国为什么可以维持低宏观杠杆率》、《德国金融与房地产的良性循环是如何形成的》、《德国银行为什么“雨天少收伞”》、《为什么中小企业融资在德国并不难》等章节,可见对德国金融模式“唱好”居多。
发展道路接近,摆脱美英模式
为什么要学习德国金融模式?张晓朴开宗明义指出,原因有四:
一、中德两国经济发展道路比较接近,例如金融体系皆由银行主导,国有金融机构比重高,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出口导向特征明显,实行大陆法系等;
二、德国较好地处理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制造业占GDP逾20%,金融业仅占3.7%;
三、德国长期保持金融稳定,二战以来几乎没有金融危机,包括年美国金融海啸及年全球新冠疫情期间;
四、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金融体系的适应性、普惠性和竞争力有更高要求,不可再一味借鉴美英金融模式。
德国金融模式到底是什么?这是该书尝试解答的问题,当然非三言两语说得清,据作者介绍,德国金融的特色包括:
一、重视秩序感,大部分银行都要严格遵循区域经营原则,不能跨区经营或并购,如此“画地为牢”虽受到不少批评,但有助保护中小银行,避免过度竞争,维护德国银行体系的多样性;
二、三支柱框架(商业银行、国有银行和信用社)并存,后两者仍属市场主流,维持银行体系的公共性;
三、限制银企关系,严格禁止银行和企业之间存在股权关系,防范利益冲突,并遏制银行的逐利倾向;
四、鼓励长期主义,透过利息补偿、税务优惠等*策,引导银行与企业长期同行,减少“雨天收伞”现象;
五、审慎创新,比起追求创新、提高效益,监管当局更重视金融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国情不尽相同,或须对外开放
诚然,正如张晓朴强调,中德国情不全相同,不可能、亦不应该照搬德国金融模式。
举例说,德国属欧盟兼欧罗区成员,身处西方经济阵营,国民及企业不难从英国或美国获得更高效益、更创新的金融服务(许多德国大企业都从英美市场融资),所以即使该国金融体系“重稳健,轻创新”,仍能达至“利大于弊”。
从这角度看,中国若也想推动金融体系向“稳健”大幅度倾斜,或须配合对外开放市场,才可获得同样理想效果。
总体而言,中国的经济及金融国策加强学习“德国道路”似乎已是大势所趋,投资者们值得一读《金融的谜题》这本“天书”,料可从中找到启示,有助看清楚前路。
作者:高天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