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朱元武与老人们共度节日。
“住在这儿真的很舒服,看病和生活都挺方便,感觉自己精神、身体好多了。这儿不光有专人照顾我们的起居,还有昼夜值班的医护人员来给我们检查身体,每天查房两次,定时检测血压血糖。”谈起入住医养结合的秦皇岛泰和养老中心,79岁的周绍云老人感觉很满意。
作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位于卢龙县城夷齐大街的泰和养老中心是我市首家由河北省养老服务业协会评定的“五星级养老机构”。
“相比于普通养老机构,我们最大的特色就是通过打造‘大健康+养老’模式,培育实现医养结合的养老产业新生态,从而为广大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养老服务。”卢龙县慈善协会会长、泰和养老中心院长朱元武告诉记者。
“我来这里两年半了。当初找老年公寓的时候可是没少看,去了市里很多家我都没看上,来到这儿,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你看这走廊多宽呀,阳光多好,室内就有小桥、有流水、有花草景观。我住的是单间,条件好着呢。”今年84岁的陆淑兰老人告诉记者。
走进泰和养老中心,的确令人感觉耳目一新。这里追求阳光自然,楼顶采用开窗式设计,阳光可直达一楼8米宽的廊道。宽敞的廊道内,人与花草树木、鱼池水系共处,那感觉像是进了景点。
廊道两侧是老人的卧室,他们走出卧室就有如置身氧吧,可以赏花,可以听水声,可以看鱼儿游泳。公共沙发、茶几、电视在廊道的中间随处可见,便于老人聊天小憩。电梯及全程式无障碍通道方便老人进出。中央空调确保楼内冬暖夏凉。楼内还设有娱乐、健身、医疗、保健、书法、茶艺等多个功能区。
楼外的院落里,水景长廊蜿蜒曲折,亭台楼阁隐现其中。林荫走廊、环形步道将山水、花草、树木、凉亭与健身休闲场所连为一体,老人们可闲庭信步,也可切磋琴棋技艺,悠然自得。
老人们在廊道内休息聊天。
老有所医:医养结合,无缝对接“我老伴儿得过脑梗,行动不便,我也年岁大了,照顾她有难度,就选择一起来了这里。去年,老伴儿又得了冠心病,幸亏这里抢救非常及时,如果在家,可能就没有抢救机会了。”杨杰生告诉记者。
杨杰生和庄素芝是一对年近80岁的老夫妇,他们是两年前来到这里的。在他们的夫妻间,记者看到房间宽敞明亮、温馨整洁,床头有呼叫铃,卫生间每一个角落都有扶手,方便有突发情况时,老人可以随时抓扶。
“开饭了!”话音刚落,便看见护工送来当天的午饭,四菜一汤:炸千子、干豆腐土豆片、小鸡炖蘑菇、熘肝尖和西红柿鸡蛋汤。
杨杰生说这里伙食不错,家里吃不上这样,每天都有硬菜,每周都有饺子和包子,馅儿都变着花样儿。
老人们参加户外游戏活动。
泰和养老中心之所以获得老人们的偏爱,除了环境舒适、设施完备,更因为在这里可实现“无病养老、有病就医”的快速转换与无缝对接。
占地49亩、拥有两座养老公寓楼、总建筑面积达平方米的泰和养老中心,医院同处一个院落。医疗护理日常融入老年照护工作中,是这里最大的特色。“公寓内的医生护士每天开展健康观察、用药管理和心理干预。遇有老人突发疾病,医护人员能做到‘一分钟’响应,五分钟内可送至病房,实施救治”。朱元武说。
对于老年人来说,生病、失能、失智等问题是影响他们晚年生活质量的“拦路虎”。医院旁,医养结合,真正让老年人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朱元武经常被问到:“这么好的养老中心为啥不开在市里?”他的想法很朴素:“就是想为家乡做点儿事,让家乡的父老多借点光儿。”记者注意到,在他的办公室里,挂着这样两幅字:“养德泽福”“福以善招”。
护理班长王桂英在给失能老人喂饭。
老有所依:反哺之情,用心服务“我有多年糖尿病,又患脑血栓半年,右侧肢体活动不便,当时生活不能自理,自己不能吃饭吃药,但这里的护工从不嫌脏、不嫌麻烦。”说起这些,今年4月入住泰和养老中心的金桂芬老人眼圈儿红了。
她当时是重度失能患者,日常生活完全需要人护理。经过护理人员的精心呵护,她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不到1个月就能从床上坐起,3个月后在护理人员的搀扶下能下床行走,6个月后可以自己扶着助行器行走。老人高兴地直夸养老中心照顾得好。
在泰和养老中心,有许多老人像金桂芬一样,因脑血栓等疾病经抢救后挽回生命但失去部分身体机能,在专业的护理下,他们恢复了部分认知与自理能力,重新站了起来。
“无论哪种养老方式,没有服务上的用心,没有让老人发自内心的开心,都是空谈。”朱元武表示,为切实保障服务质量,养老中心建立并完善了涵盖“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疗、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六大类、共三十余项服务内容的服务体系。目前,养老中心共有在岗医、护、管及餐饮保障人员88人,医护及管理岗位人员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确保专业化。
“时时有事做,事事有落实。”养老中心在管理和服务方面,注重在“人性化”和“细微处”下功夫,努力提升老人们的生活舒适指数。
根据老人和家属的不同需求,养老中心设置了单人间、双人间和多人间;针对老人的身体状况安排住所,建立健康档案,每天安排巡诊查体;餐饮更是结合老人的生理特点,每周制定食谱,每天不重样,坚持一日三餐,晚上有晚点。
每天早晨,到养老中心的房间巡视一圈儿,看看老人的精神面貌,与他们打个招呼,这是养老中心主任李小雨多年来养成的习惯。
尤其对存在认知障碍的老人,她更格外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