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机能障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别再嫌弃孩子笨手笨脚了,用精细动作来
TUhjnbcbe - 2023/4/14 8:10:00

宝爸宝妈们,你们还记得宝宝刚出生时的样子吗?宝宝刚出生时拳头紧握,慢慢地,宝宝的小手张开了,学会抓握玩具了,再后来,宝宝能够捏起细小纸片,宝宝手部动作逐步发育的同时,宝宝智力和心理发育也在同步进行。手,被誉为“人类的第二大脑”,可见手部发育的重要性。

嘟嘟妈最近很发愁,嘟嘟两岁半,计划今年九月份就送到幼儿园,可是孩子平时做事笨手笨脚,不仅左右不分,还不会系鞋带,连筷子也用不好,嘟嘟妈担心盲目送孩子上幼儿园,当孩子看到其他小朋友会做的事情,自己却不会做,容易使孩子产生排斥心理。

嘟嘟妈听邻居陈姐说这可能是孩子患上了“感统失调症”,她心里开始犯嘀咕:嘟嘟莫不是真的“感统失调”吧!嘟嘟妈觉得,送不送孩子上幼儿园不是重点,无非就是明年再送,她担心的是“感统失调”会对孩子产生其他的不良影响。

细心的嘟嘟妈有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当孩子的某些表现上升到“症”,就意味着很可能是疾病的表现,但是父母们也不要过度焦虑,先弄清楚什么是“感统失调”,有哪些表现,再去做判断、下决定,那么究竟什么是“感统失调”?“感统失调会对孩子产生哪些影响?如何避免出现“感统失调”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话题。

一、什么是“感统失调”,感统失调是怎么造成的

1、什么是“感统失调”?

上世纪70年代,美国加州大学临床心理学家爱尔丝博士在研究中发现,3-13岁儿童中,有10%至30%的儿童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拖拉、紧张、多动、爱哭等症状,原因是儿童出现感觉统合障碍导致的,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感觉统合失调”。

“感统失调”,也被称为“神经运动机能失调症”,指面对外界刺激,大脑想要做出应对,却无法支配肢体做出反应。例如孩子折千纸鹤,需要手眼协调配合才能完成,如果孩子没有办法控制手和眼睛相互配合,就属于“感统失调”。

2、“感统失调”是如何造成的?

造成感统失调,既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因素。宝妈在孕期情绪不佳、胎位不正、使用过药物、早产、剖宫产等,都属于先天因素。后天因素主要与父母有关,有些父母担心宝宝受伤,对宝宝过度保护,禁止宝宝玩沙子、玩泥巴、踢球,使宝宝缺乏对认知刺激的有效加工,还有些父母总是批评宝宝,对宝宝过于严厉,于是宝宝就不敢轻易尝试和体验,这些都会造成感统失调。

3、“感统失调”会导致什么结果?

感统失调的孩子,大多表现出做事情笨手笨脚、注意力分散、精细动作发展迟缓、协调能力差、语言表达能力不足,比如有的孩子不会系扣子、系鞋带,分不清左右方向,不会握笔,写字速度慢,都是感统失调导致的结果。

孩子做事笨手笨脚,不一定是孩子的错,别再嫌孩子笨手笨脚了,父母先自我反省,是不是总是在阻止孩子自我学习和体验呢?感统失调,并不是难以治愈的顽疾,主要在于孩子锻炼得太少,只要父母帮助孩子多练习“精细化动作”,就可以避免出现“感统失调”。

二、什么是“精细化动作”

1、什么是“精细化动作”?

精细化动作,指用手精准控制完成的各项活动,包括手部动作、手指的动作,手与眼睛的协调配合,例如抓握、手指对捏、剪纸、折纸、画画、写字等都属于精细化动作。

2、“精细化动作”发育的特点

宝宝的大动作发育有一定的顺序,精细化动作同样要遵循宝宝的生长发育规律。宝宝出生后,当父母逗弄宝宝时,通常是四肢一起在动,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孩子手部的运动从手臂、手腕,再到手指能够自如运动,宝宝精细化动作的发育,是随着手部力量和手指灵活性的增强,以及手眼协调配合发展起来的。

3、“精细化动作”发展的意义

精细化动作的发展,一方面,会对宝宝的智力发育产生影响,使宝宝的思维更加敏捷,另一方面,可能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削弱孩子的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因此,父母在帮孩子发展大运动的同时,千万不要忽视精细化动作的发展。

3岁前,是宝宝发展精细化动作的发展速度极快,因此父母要给孩子更多的锻炼机会,帮助孩子进行精细化动作发展。精细化动作发展具体分为哪些阶段,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三、“精细化动作”分哪些阶段

1、0-1岁

孩子0-1岁,精细化动作的重点是增强手部力量、锻炼手指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第一,抚触。父母可以通过与宝宝进行手部接触,达到刺激手部神经的目的,比如摸宝宝手心、手背、触碰手指;

第二,抓握。父母准备一些可以让宝宝抓握的东西,对宝宝进行抓握训练,比如父母可以选择与宝宝手掌大小差不多的橡皮玩具、摇铃等物品。

第三,够东西。父母可以选择颜色鲜艳的玩具,放在宝宝伸出手可以够得到的地方,让宝宝试着自己伸手够玩具。

第四,换手。父母给宝宝演示把玩具从左手换到右手,然后把玩具递给宝宝学着换手。

第五,翻书。父母可以买不易撕烂的布书或纸板书,让孩子自己翻页,这是特别好的锻炼手指的办法。

2、1-2岁

宝宝1-2岁,手指的力量和灵活性大大提高,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喜欢做投掷、捡拾、敲打动作,父母可以给宝宝演示用手撕纸、捏小饼干或葡萄干,锻炼孩子手指的灵活性;给宝宝提供玩具乐器、过家家玩具,宝宝通过击打这些玩具,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增加手部力量;父母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画画、玩串珠游戏、蘑菇粒、积木等玩具,提醒父母要注意的是,千万注意孩子手上的动作,避免孩子误食玩具或将其他异物塞入耳鼻。

3、2-3岁

宝宝经过之前的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已经上升到新的层次,有些宝宝还会主动帮助父母做事情,这一阶段,父母的养育重点要以孩子能照顾自己为首要原则,向基本生活技能方面倾斜。

比如父母要教孩子穿衣服、系扣子、系鞋带、使用筷子、认数字、识别左右、折纸、剪纸,与宝宝做照顾小婴儿的角色扮演游戏,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就比如这手工折纸。手工折纸可以让小孩子在折纸的过程中学会思考,锻炼手的协调性,提高幼儿的专注力。折纸的同时要用眼睛去看,并在看的同时思考,这样可以开动脑筋、活跃思维,达到手、眼、脑三者的统一发展。

一张纸通过孩子灵巧的小手变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将自己的想法通过一张纸进行展现和表达,对孩子而言是非常具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孩子小的时候还不会折,家长可以给孩子做示范,照着图书教孩子折纸,再让孩子学着自己折,或者创造新的方法,能让孩子的脑子更灵活,开发智力。

最近新买的一款折纸,家里的孩子特别爱玩,那就是——动态折纸玩具。我一个大人都感觉这玩具特别新奇!一张张折纸经过精妙的设计,像是被赋予了魔法,拥有了鲜活的生命。

被赋予了生命力的纸玩具,活灵活现,趣味十足,孩子爱不释手!

根据经典童话故事设计,一套18款纸玩具,个个能蹦、会跳,还能自动弹射,趣味性十足!

一边做玩具,一边给孩子讲这些经典故事,折完之后,还可以带着孩子重演童话中的经典场面,即动手又增长知识,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力,是不是很有趣?

开发孩子智力的“活玩具”

中村制作的纸模型都藏着极具巧思的机关,蕴藏着许多经典的数学物理知识:立体几何、齿轮、作用力、弹力等等。

孩子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会学到很多小知识!

压扁了的纸板,一扔就变为立体企鹅。其实就是借用中国古代黑科技——榫卯,透过一系列的折叠和连接,通过触碰底部的榫,让模型自动展开变成立体的纸模。

张牙舞爪的大灰狼,在它腰肢上轻轻一捏,就让大灰狼张开大嘴,露出呼救的小红帽来。其实在他的体内有一根能回弹的橡皮筋。

不倒翁企鹅,原来它的屁股里藏着一枚硬币。

为什么鳄鱼会张嘴,为什么南瓜车会打开,这些小秘密等着孩子自己去探索哦

使用安全,质量过关

这套纸玩具采用的是特制的纸板,厚实,耐玩,只要不是被暴力对待,可以反复玩很久,因此性价比很高!

同时采用了模切+压线工艺,省去剪刀裁剪的过程,孩子直接抠取即可使用,非常安全!

配套赠送制作材料包

赠送的制作材料包含橡皮筋、镊子和白乳胶。安全材料!

就连小小一条橡皮筋,也是经过了反复的测试挑选,选择的是最经久耐用的。

小小的折纸,带给孩子无穷的快乐和成长,开发智力,活跃思维,促进手、眼、脑三位一体的综合协调。

这套纸玩具本来只在日本上市,很多中国宝妈只能通过代购购买,不但麻烦,而且价格比较贵,高达多元。

而我们这里价格优惠,一套+工具+教学视频只需99.9元!2套.9元,适合家有2个娃的!3套.9元,适合家有3个娃的!让每个娃拥有一个开心快乐的童年!

既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又可以给孩子一个全新的体验,带给孩子一段快乐的时光,增加亲子互动。

链接我放在下面了,大家可以点进去购买:

1
查看完整版本: 别再嫌弃孩子笨手笨脚了,用精细动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