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有人问:我最近腰酸背痛腿抽筋,是缺钙了吗?”答案是:是的!
骨质疏松的最常见症状便是腰酸背痛。而骨质疏松症就是骨骼中钙含量减少,所以补钙是对的。
研究表明,我国4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为24.62%,大概有1.5亿骨质疏松的患者,这个数据不可为不吓人!
那么骨质疏松更偏爱哪7类人呢?
1、有不良嗜好的人如吸烟、饮酒、嗜咖啡的人群,大量酒精、烟和咖啡使体内钙、维生素D及性激素减少,从而影响了骨细胞功能。
2、老年人尤其是大于65岁的女性和大于70岁的男性。老年人体内各种性激素紊乱、合并了多种慢性病,容易出现骨质疏松。
3、更年期妇女或怀孕期、哺乳期妇女绝经后妇女体内雌激素下降,常在绝经后5~10年内易患骨质疏松。
4、糖尿病人或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患者糖尿病人血糖不稳定,多尿导致钙的流失且胃肠功能紊乱引起了钙的吸收障碍。
5、肾衰竭者因为钙经过肾脏排出增加,而通过肠道吸收减少所致。
6、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者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者,会抑制肠道的钙吸收,促进尿钙排出,刺激破骨细胞增加骨吸收,从而造成骨质疏松。
7、长期制动、长期卧床的人只有活动的肌肉不停地刺激骨组织,才能避免骨骼变得脆弱,而长期制动、卧床的人缺乏活动,易患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的4招治疗方法:
1、运动
成年人,多种类型的运动有助于骨量的维持。绝经期妇女每周坚持运动3小时,有助于钙的增加。
2、营养
良好的营养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包括足量的钙、维生素D、维生素C及蛋白质。从儿童时期起,日常饮食应有足够的钙摄入,钙影响骨峰值的获得。研究表明钙摄入量,成人为~mg,绝经后妇女每天~mg,65岁以后男性以及骨质疏松症的高危患者,推荐钙的摄入量最好为mg/天。维生素D的摄入量最好为~U/天。
3、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能阻止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包括雌激素代替疗法、降钙素、维生素D、钙、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以及二磷酸盐。
4、外科治疗
只有在因骨质疏松症发生骨折以后,才需外科治疗。
骨质疏松症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疗效慢,一旦骨折又会危及生命,因此,三级预防措施尤为重要。
一级预防
应从儿童做起,要合理膳食,多食用含钙高的食品,如鱼、虾、牛奶、骨头汤、鸡蛋、芝麻、瓜子、绿叶蔬菜等。尽量储存钙质,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坚持体育锻练、不吸烟、不饮酒、少喝碳酸饮料等。女性哺乳期不宜过长,尽可能保存体内钙质。
二级预防
中年人,尤其妇女在绝经后,骨质丢失量会大大增加。建议绝经后妇女应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如发现问题,应及早采取措施。
三级预防
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积极进行促进骨形成的药物治疗,此外应加强防摔、防颠等措施。
骨质疏松偏爱的这7类人,3招预防、4招治疗,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