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问:血糖偏高或是刚刚查出有糖尿病的人,如果生活中管住嘴迈开腿,坚持一年后会有啥变化?有可能恢复正常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说一个可能是很沉重的话题:糖尿病一旦确诊,就目前的医学水平来说是不能逆转的,需要终生接受治疗。但治疗并不像很多人认为是一定靠药物,很多时候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就可达到目的。而且糖尿病治疗的目标不是简单地把血糖控制下来,终极目标是阻止与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把血糖控制好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完全可以同正常人一样享受正常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糖尿病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是可以做到临床治愈的。
这也就是说,血糖偏高或初发糖尿病的人,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管住嘴、迈开腿”等规范的干预措施,在3-6个月内即可有效地控制好血糖,达到满意的临床治愈,甚至能将这种状态维持几年、十几年、二十几年或更长。当然,这需要对糖尿病有清楚的认识,比如了解一下糖尿病是如何发生的,对后续干预治疗会有更多的帮助:
人体中有一套很精密的血糖调节机制,主要是通过胰岛细胞分泌出胰岛素,将血糖运送进细胞中被利用或是转化成糖原、脂肪贮存起来,从而始终保持血糖处于稳定的水平,因此正常情况下无论吃的什么食物,即便是喝了糖水,血糖也不会超过正常水平。因此,血糖升高的唯一原因就是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障碍,不能随血糖的升高分泌出足够的胰岛素,最终导致了血糖的升高。
这是因为,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胰岛细胞受损功能下降,干预治疗只能阻止与延缓这种受损的加重;二是胰岛细胞部分死亡,无论何种治疗都不可能使死亡的胰岛细胞死而复生;三是细胞上接收胰岛素的受体异常,这种异常只能做到尽可能改善而不能完全去除。
综上所述,因为对糖尿病发生的原因有了较为明确的了解,只要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干预治疗措就可以有效阻止与延缓糖尿病的进展,力争使之达到临床治疗,主要措施:
合理控制饮食在确保各种营养素配比科学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的摄入量,减少血糖的来源,减轻胰岛细胞的分泌负担。长期坚持运动运动可以促进血糖的消耗,同时增强全身各项机能,有助于调节机体血糖调节机制。及时服用药物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发生紊乱的机体血糖调节机制,但如果血糖仍然达不到控制目标,则应及时寻求降糖药的帮助,不便是控制血糖的需要,同时也可减轻胰岛细胞的负担。改变不良习惯糖尿病实际上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吸烟、饮酒、生活不规律、久坐不动、长期熬夜、缺乏运动、过度疲劳等等都是诱发因素,因此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说是干预治疗糖尿病的基础,是必须要做到的。总之,糖尿病虽然不可逆转,但完全可以做到有效控制,甚至达到临床治愈,关键在于对糖尿病要有科学认识,多了解防治知识,在医生指导下采取规范的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