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机能障碍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帕金森患者西药效果减退,尴尬时期选择
TUhjnbcbe - 2023/7/8 20:51:00

帕金森又称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者会表现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等运动症状,还会伴有睡眠障碍、嗅觉减退、便秘等非运动症状。

所以谈到帕金森,不少人闻之色变,“治不好,没法治”。不得不承认的是,帕金森是目前世界上无法治愈的一个医学难题,现有的各种医疗手段,都是尽最大的努力去控制症状和延缓病情,但是各种治疗手段又各有利弊,在笔者看来,及时、积极地选择中医治疗是最值得推荐的办法。

大多数帕金森患者首先想到的是西医药物治疗。

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我们常见的就是给患者服用多巴胺药物,以增加脑内多巴胺容量,使得患者症状减轻。从目前来看,这种方式在疾病早期,药物可以很好的改善症状,但药物必须长期服用,一旦停止治疗病情就会复发,在最初几年,药物治疗效果最佳,但长期服用以后,患者会发现,药物有效时间缩短,有些患者会出现‘剂末’现象和‘开关’现象,药物治疗有一定局限性,通常通过3~5年治疗后病情会变得难以控制,药物副作用与其疗效功过相抵,患者感到日常生活能力受到很大限制。而且长期服用西药也会加重肝肾的负担。

另外西医还有手术治疗,但是手术治疗要择人择时。诊断明确的原发性帕金森患者都是手术治疗的合适人群,尤其是对那些服用左旋多巴有效或者以前有效但长期服用后效果减退,出现了“剂末”现象和“开关”现象或异动症,经药物调整不能很好的改善症状者。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药物治疗效果好的患者不适宜过早手术。另一方面手术治疗费用较高,大部分患者无法承担巨额医药费。这无疑又增加了手术治疗的局限性。

最后来讲一下笔者最推荐的中医疗法。

中医的诊疗特色在于辨证论治,必须分清标本虚实以及疾病所属证型,方能治病求本,取得良好的疗效。帕金森病是一种缓慢进展的慢性疾病,其病程较长,随着疾病的发展,病机的重点亦存在差异。因此,颤症辨证分期而治尤为重要。中医治疗可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的治疗思路定期调理处方。中医治疗相比于西医药物控制见效慢,但副作用和对身体的代谢负担小。而且对于帕金森的非运动症状中医治疗效果优于西医。

五龙震颤汤的使用中,药物的调整遵循以下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镇肝息风,平复异动的肝阳,缓解主诉症状。为患者战胜疾病树立信心。

第二阶段补肾养精养血滋阴,消除症状形成的基础,治病求因。从根源入手,巩固疗效。

第三阶段调节脏腑、平衡阴阳,古语言“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通过对脏腑功能的健运,正气的培固,情志的调摄。达到抵御邪气,控制病情、防治加重病情的目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帕金森患者西药效果减退,尴尬时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