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即便康复。
面目疤痕依然触目惊心,身体上的后遗症更是接踵而来。
医院重症康复者彭博
如今虽过两年有余,但在这些人内心,想起这段经历依然后怕的忍不住颤抖。
幸好在我国医护人员的悉心照顾之下,这些重生者身体已慢慢恢复。
与我国康复者不同的是,在加拿大一名50多岁的女子,因不堪新冠肺炎后遗症对身体、精神上的打击和折磨,申请安乐死。
究竟发生了什么?新冠后遗症究竟有多可怕?如今疫情常态化,我们应该怎么面对?
加拿大确诊患者案例
“医生,我有些呼吸困难、高烧、头晕脑胀、视力变差、嗅觉和味觉不像之前一样了,现在难受得我好想撞墙。”
加拿大一名50多岁的女人汤普森一五一十向医生描述自己的症状。
医生初步诊断这个女人已经感染新冠,因此不由得警惕起来。还没等医生说话,汤普森就昏倒在办公室。
立即对她展开了抢救,给她做心脏复苏术,就在所有人认为她没救时。25分钟后,心脏开始恢复跳动,但人已经陷入昏迷之中。
随后新冠检测结果出来了,汤普森确实感染了新冠病*。
但这次发病状况和之前完全不同,专家检测出汤普森感染了“德尔塔”*株。
这是加拿大多伦多市第一次面对此病*,医生看着手中的片子,摇了摇头,如今汤普森的肺已属于两个大白肺,情况非常危急。
情况十分危机
在昏迷的这段时间,汤普森先后经历了几次严重的并发症,只能靠呼吸机和透析活命。
但好在汤普森醒了过来,对于这段时间抢救汤普森毫无感觉,她只觉得自己一直在做噩梦,反反复复,医院过了一个月。
在这一个多月的治疗时间,汤普森暴瘦,体能更是一落千丈。同时症状似乎正在减轻。
在医生的建议下,汤普森开了“复活”运动计划,刚开始运动的汤普森咬牙坚持几分钟,到后面10分钟,身体机能每天也恢复一点。
可7个月过去了,汤普森总是注意力不集中、迷失方向、疲劳、颤抖。
汤普森每天都生活在恐惧中,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到头。
汤普森
在患病之前汤普森是一名厨师,每天都需要长时间从事体力劳动。
可自从26个月前确诊新冠后,汤普森不仅失去了重要的收入来源,身体机能大不如以前,就连给自己倒水都变得异常吃力。
严重的疲惫感让她失去读写能力,一到晚上视力就会变得模糊,就连嗅觉的味觉至今还未恢复,总是感觉自己的脖子被别人掐了一样,喘不过气。
如果还想继续当一名厨师,恐怕只能痴人说梦了。
汤普森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其实非常享受活着的美好,但是没了收入来源,让我变得很烦躁,如今在我面前有两条路,要不选择慢慢被病*折磨而死,要不就安乐死算了。”
当记者说可以申请国家救助金,她是这么回答的:
“虽然国家有支持残疾人的经济帮扶项目,但是每个月多的救助金,只够支付她的房租,并且新冠后遗症还没有明确列入此帮扶项目中,就算申请恐怕得等几年后才能批准,中间的这几年我要怎么生活?所以安乐死是自己最好的选择。”
汤普森的采访
加拿大安乐死在年就已合法,该国允许那些正在遭受难以忍受且不可逆的病症的患者申请。
每年加拿大申请的人数正快速增加,尤其在疫情爆发后,再加上年加拿大对安乐死的规则进行调整后,这个数据恐怕还在增加。
目前汤普森已经递交安乐死的书面申请,并得到了一名独立医师出具的鉴定报告,正在等待另一名医师的批准。如果因为疾病方面原因,安乐死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当民众因为经济条件做出这一选择,这是很可悲的。
新冠后遗症如今正席卷美国
其实不止加拿大,美国民众也深受后遗症之苦。
目前美国大约有万人患有“新冠后遗症”。其中万人因“新冠后遗症”拖累而被迫离开就业市场。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曾报道:“旧金山麦康恩是一位长期与新冠病*斗争的工人,之前曾两次感染,因为产生后遗症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导致无法工作,目前只能以国家津贴来保障生活”。
“新冠后遗症”的出现更加重了美国社会的不平等。
美国著名中和性*策研究机构布鲁斯金学会网站称:如今因为新冠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美国社会严重的种族不平等,并且因为美国多种族,所以才会有这么高的感染率和住院率,甚至美国不同背景的人拥有的资源更存在各种差异。
但美国似乎已经忘记美国宣扬的“自由*策”,正是因为防疫*策的放松,才使得美国越来越高的确诊人数。
如今就连拜登也确诊新冠,只能说他们确实正在遭受一场倾盆大雨。
拜登
因确诊新冠被歧视
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我国新冠引发的问题较少,但也存在一些歧视行为。
网络上数据
年5月29日,一名新冠康复的博主“我是小妖怪”在网络发文称,自己曾经是某机构的俄语老师,但是在确诊新冠后,领导要求其离职。但其实她核酸早就做了几十遍,每次结果都为阴性,可依然被公司开除。
有人表示:“其实我很能理解,毕竟这个病一直以来都是反反复复,而且作为一名老师,每天要接触很多人,一旦复阳,那么身边所有人都会变成密接、次密接,他们面临隔离,但请相信大家都是善良的,这也不是歧视,只是害怕房子的月供交不上,工作受此影响罢了”。
同时还有人说:“小妖怪在网上还是有一定热度的博主,都受到了这样的待遇,那么那些普通人遇到这些问题又该怎么办呢?”
确实,小妖怪这种状况并非个例,一些新冠患者失去工作确实与确诊有直接或间接关系。
针对这一情况,我国出台了关于确诊引发的工作问题,我们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障自身权益。
彭博
新冠后遗症并不只是表面一些症状?
时至今日,新冠病*带给我们的影响依然很大,很多人都认为病*攻击了肺脏、中枢神经、肝脏等部位。
一些轻症患者很快就能痊愈,可重症患者明明痊愈依然还保留着新冠后遗症,有的甚至已经严重影响生活。
难道说这些新冠患者真的难以完全康复?对此来自全国各大研究所展开了系列调查。
他们走访了39家医院,拿到了最详细的调研后的资料。
这些患者基本上都属于第一批确诊,最大的为59岁,在医院治疗了一个月时间,共计名成人。
当然这些完全康复的人群中也存在名重症患者,可调研结果惊呆了众人。
从调查分析结果上看,只有28.9%的人完全康复了,而剩下的人过得并没有想象中的好,他们或多或少都有新冠后遗症问题。
最常见的就是肌肉酸疼、反应迟钝、睡眠变差、呼吸困难。有些患者甚至同时出现了多种后遗症。
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个问题,少部分的重症患者的大脑似乎出现了问题。半年后这种状况就会越明显。
不过关于新冠后遗症医学界暂时还未能给出准确答案,尤其是现在还在不断进化的病*情况下。
虽说现在并不能快速解决,但从中华上下几千年历史中,我们还是能找出答案的踪迹。
历史上出现的传染病及后遗症
其实回看历史,人类对传染病后遗症的斗争一直处于持续的状态。大多数的传染病依然会对患者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是每一种传染病都有后遗症。
就比如说天花,天花病*并不是中国本土疾病,现代考古学家曾在年前在埃及木乃伊上发现天花,并推测天花在公元4世纪由埃及或印度传播出来,在18世纪,欧洲有超1亿人死于天花。虽然天花传播快,一旦传染很难痊愈。
不过好在中国最早发现了防治天花的方法,因而没有造成欧洲那样的灾难,天花就是人类唯一征服的传染病。
天花病*
而在现代,抗争非典、乙肝、流感不就告诉来了我们正确答案了嘛。
还记得年被称作“大流行病之母”的流感席卷全国,如今H5N1和H7N7都是它变异后的病*,这些流感后遗症已经持续千年之久,至今还未能给出准确结论。
乙肝相信大家对此有一定了解,乙肝是一种传染病,在古代人们只知道乙肝是一种传染病,并不知道从何而来。直到在上世纪60年代,英国科学家从澳洲土著中发现,用了十多年时间才将病*分离出来,命名“乙肝肺炎”。二战之后因为伤员输血引发大量血液传染,才明白乙肝的危害。
乙肝
年至年中国乙肝大爆发。从前我们因为对乙肝不清楚,再加上只要提到乙肝异常敏感,所以一时间乙肝携带者受到了很多限制,甚至这些携带者还一度遭到了歧视和社会上的压力。
面对乙肝歧视案件的频发,人们才明白事情的严重性。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乙肝携带者权益的保护。在此之后乙肝问题便消失不见。
其实从一开始“谈乙肝色变”到后来保障公民权利,不就和现在的情况一模一样嘛。面对未知,人们自然会出现很多担忧和恐惧,面对疾病患者通常会避而远之,甚至产生集体敌意。
乙肝
我国对于新冠后遗症的态度
目前全球被感染新冠人数远超5.5亿,随之而来的新冠后遗症问题越来越突出。带给全球医学界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不过目前咱们国家已经有了关于新冠后遗症的*策规划。
目前医院,如果后期出现新冠后遗症问题,比如:全残、身故、并发症,可以通过商业保险进行赔付。在康复过程中产生的治疗费用,全部由我国承担。
我国会尽快完善相关措施,来保障这些新冠后遗症患者的相关权利。
但非要说新冠后遗症对患者身体究竟有什么影响,如今还需医学界用时间验证。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历史不会重演,但就像文章的押韵一样,类似的事件还会在此发生。”
看看历史,如今人们对新冠的恐惧和其他传染病一模一样。
如今疫情之下我们应该怎么办所以战胜新冠后遗症,只是时间问题。
但想要在短时间内还是无法破除,毕竟现在疫情的爆发让医疗系统和国家的负担也越来越大,即使是一年之后,很多问题也都存在着。
如今虽然疫情常态化,我们要怎么防护?
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当下,我们千万不要把新冠病*看作是大号的流感,如果你对他不重视,很有可能就会成为感染者,很多问题都会接踵而至。
首先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如无十分必要,建议不出行旅游和前往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尤其是跨省出行,做好提前报备工作。
其次减少人员聚集,尤其是放假期间,尽量减少热门景点出游。
最后正确佩戴口罩,在人员密集的超市、商场一定要佩戴口罩。
记得接种疫苗,才能更好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