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学生聚精会神地学习。”她认为,聚精会神的状态比知识更重要。
注意力是否集中,将直接关系到孩子学习的进步和日后的工作发展。每位老师和家长都希望学生、孩子在学习和活动时能够注意力集中,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达到更优的活动效果。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让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两位家长的“烦心事”:
孩子每次考完试都被老师喊去‘喝茶’。上课总开小差,讲过的题一问三不知;背课文别的学生都背熟了,就她记不住!
每天晚上孩子做作业总是特别慢,东张西望的,怎么说都不行,注意力根本就集中不起来。这才小学三年级,家庭作业就得忙活到晚上9点。以后上中学了,注意力不集中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可怎么办啊!”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吧。
1
运动提高身体机能
当人们专注做一件事时,大脑中的多巴胺和血清张素的浓度很高,医学研究表明,运动到一定程度时,大脑会自动分泌多巴胺、血清张素和正肾上腺素,这些神经传导物质启动注意力系统。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能够改善注意力的最好方法是运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者们就建议,每日步行二十分钟可以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取得更好的学业表现。父母要经常陪孩子做一些运动,项目上尽量选择有伸展性的运动,如打乒乓球,就是训练孩子专注力的最佳运动,如果父母能每天陪孩子打十五分钟左右,坚持三到六个月,孩子的注意力就会有明显改善。
2
做好电子产品管理
世界顶尖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确认,电子产品对记忆力和注意力的影响是存在的。华盛顿大学的脑科学研究学者克里斯,塔基斯博士对名0-3岁孩子进行了研究,发现3岁以前,每天平均每多看一小时的电视,7岁时注意力障碍的问题的发生率就会增加10%,如果一天看三个小时电视,概率就会提高至30%。
长期观看画面变化很快的儿童节目会改变大脑的思维方式,使孩子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因此,家长要做好电子产品的管理,不要让孩子长时间观看动画片以及接触刺激性的电子游戏。比尔·盖茨曾要求自己的孩子,14岁前不能拥有自己的手机,不能在餐桌上使用手机,更不能在入睡前使用手机。法国已经开始督促家长不要让三岁以下的孩子看电视,美国儿科医生也建议全面禁止孩子看电视至少18个月。
3
排除人为干扰
家长要避免自己的过度关心对孩子注意力的破坏。当孩子专心地做作业或玩玩具时,父母切不可随意打断孩子,即使作业过程中出现错误,也应该耐心地等孩子把作业完成再给予指导,或等孩子完整地完成一个“玩”的过程,再下新的指令。要知道,孩子完整地完成一件事情的过程,就是在培养自己的注意力。父母可以在孩子结束他们的“工作”之后,给予孩子肯定:“你能这么专注地做好一件事情,这很了不起!”让孩子意识到完整地做完一件事是很重要的,并把做这件事时的注意力和心理过程转移到其他事中。
4
排除环境干扰
孩子注意力的养成,也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有智慧的先人已注意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有“孟母三迁”的故事。生活环境如果过于混乱、嘈杂,必然影响孩子的注意力,作为家长,要尽可能提供单独的房间给孩子学习做事,培养孩子整理收拾房间的意识,教会孩子归类摆放学习物品和生活物品,并促其养成习惯。在孩子做作业时,家长不要随便进进出出,更不可大声喧哗或高声谈论学习之外的事情,这样势必引孩子分心,而无法专注于学习。
5
每次聚焦一个点
有些孩子每天除了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外,还要上五六个培训班,学习任务过多,压力过大,反而容易分散精力,导致什么都做不好。孩子的每日安排中除了学习、劳动,还可以安排其他兴趣活动,如运动、亲子游戏等,与学习任务穿插进行,劳逸结合。引导孩子将每天的安排分解成一个个小任务,为每个任务设定时间,每次聚焦在一个点上,全神贯注地完成,完成一个小任务后奖励自己,再进行下一个任务。
6
突出孩子的优势
有个八年级男生的家长看到孩子上网就很着急,家长认为只剩一年的时间就要中考了,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事实上,这个男生认为他现在的学习效率特别高,因为他正在学习制作电子音乐,每天一想到写完作业就能做音乐,便动力十足,平时三个小时才能做完的作业,现在一个半小时就能完成。
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爱好和特长,加以引导和培养,让其长处得以发挥,以此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启发孩子主动学习。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擅长的事情是很有必要的,发挥优势的过程中能激发积极的情绪,有助于孩子高效学习。
7
减少唠叨和训斥
唠叨和训斥,对于孩子的成长非但不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反而会让孩子感到不耐烦、丧失信心。要帮助孩子们掌握时间分配的方式方法,让他们懂的,如果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作业,那么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去玩耍。这样一来,孩子就会主动的去分配时间,而这也同样是孩子体验成功快乐的重要途径,对于他们自信心的培养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8
注意力专项训练游戏
手数相联所谓手数相联,就是手指和数字建立起联系。每天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带着孩子从1数到10,然后再从10数到1,在数的过程中,用手指准确表达出相应的数字。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通过1到10之间的加减法、凑10法、乘法口诀等环节,强化手指操的难度和技巧。更高进阶的手指操还有听音标数、听音加减等。
听音辨物家长筛选出5种家里常见的器物,如杯子、碗、盆、茶壶等。首先,与孩子一起进行声音辨别,将敲击器物的声音进行编码,如1、2、3、4、5。然后,家长先后敲击两种器物,孩子背对家长,左右手同时伸出手指,代表自己判断的敲击器物的号码,左手代表第一声,右手代表第二声。进行几次训练后,孩子基本都能准确地分辨出声音对应的来源。这时家长可以进一步增加难度,比如多增加一件器物;要求孩子出示手指之前,将听到声音来源的编号分别“+1”,或者两数相加、相减、相乘等。
拍字法家长和孩子约定,在一段话或者一个故事中,听到某个字,就要拍一次手掌。如“匹诺曹的‘一’件事”,要求每当听到“一”时,就拍掌。这种方法非常实用,简单的“一”字也可以换成孩子刚学的生字、生词。经过几次训练之后,家长可以从某个字、词的“点”,向整个“面”迈进,让孩子试着复述这段话或者整个故事,并在孩子复述完以后,提问相关的一些细节,比如颜色、数量等。在选择故事时,家长尽量选择画面感、趣味性都很强的,这样更利于加深孩子的印象。
总之,注意力是提高孩子学习能力的基础,家长如果懂得用正确方式教养孩子,给予良性刺激,给予适当的行为控制与相应的注意力训练,就一定能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注意力品质。
往期推荐
教育部印发居家学习生活指南
疫情防控期间,居家带娃不头疼,家长们看过来~
部分图文整理源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参考文献: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苏瑞霞宋三杨俊飞
《十个方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陈凡
《孩子的注意力去哪儿了》施英
《浅谈如何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品质》陈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