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骨质疏松患者确实很多。
一般上了岁数的人,骨头都没有以前结实了,这并不是个案,而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有研究表明,目前全球骨质疏松患者有2亿人,仅在美国和西欧以及日本就有7,万人了。
每年因为骨质疏松而导致的骨折,就有万到万人,甚至有统计学研究表示,每年为其治疗以及住院的费用就高达亿美元。
而在我国,50岁以上的人群当中发病率也不低,女性患者有20.7%是骨质疏松患者,而男性为14.4%。
其实,骨质疏松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因为骨质疏松所导致的并发症,也就是骨质疏松性骨折。
这种危害是十分巨大的,已经成为了很多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原因。
特别是髋部骨折,研究表明,骨折一年后有20%的患者都会死于各种并发症,即使存活下来,仍有50%的患者因为致残,导致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但是,对于身边很多骨质疏松的中老年人来说,始终都纠结一个问题:该不该出门运动。
出去运动,害怕摔倒容易诱发骨折,索性就窝在家里,不出门也就不骨折了。
这种说法靠谱吗?其实错得很离谱,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为什么骨质疏松患者更应该出门运动。
一、运动的作用。
首先来探讨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摔倒?
其实摔倒也是有评定标准的,那就是平衡功能。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容易摔倒,有一些人的平衡功能障碍,他们摔倒的概率就比别人大,即使是在平地上行走也容易发生摔倒。
那么怎样预防摔倒呢?其实最主要的就是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平衡功能。
当然,这是骨质疏松康复治疗的治疗原则之一。
运动不但可以增强肌肉力量,也可以增加肌肉的耐力,改善平衡状态,同时对步行能力的参与和协调有积极作用。
这些都是降低跌倒和骨折风险的好方法。
而且运动并不仅仅是以上的优点,还可以促进骨形成,帮助骨骼钙化。
慢慢地骨质疏松也会有好转,骨密度也会随之改善,这就是防治骨质疏松的有效方法。
但是该怎么运动呢?
二、什么运动方式最好?
理论上讲,只要是帮助骨骼肌受到足够牵拉的运动,都是有效的好运动。
不过不同的运动方式会对不同部位的骨骼产生相应的影响,所以在选择运动方式的时候,应该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比如,尽量进行全身整体运动与局部运动相结合的方式,循序渐进,不要突然进行大幅度、有爆发力的运动。
虽然很多研究显示,大负重和有爆发力的运动对骨骼的应力刺激很大,绝对大于有氧运动,但是采用这种方式很容易产生副损伤。
特别是中老年人,本来骨质疏松趋势就很严重,在运动不当的时候很容易出现骨折。
所以对大多数人来说,有氧运动是最佳选择。
比如力量训练,健身跑步,以及行走都是对骨骼非常好的运动方式。
只有在身体机能允许的情况下,才可以选择大负荷以及爆发性训练。
但是,有氧运动包括什么呢?
三、有哪些推荐的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可以分为很多种,不过对于中老年人更应该注重全身有氧运动,比如行走、慢跑、登山、健美操以及太极拳。
总之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也很重要,并不是哪一项运动最有用。
一般来说,需要注意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
运动强度越大,对骨骼的应力刺激其实也越大,有利于骨密度的维持和提高,不过也要注意强度不要太大,自己能承受就行。
此外,虽然没有统一的运动时间标准,不过对于有氧运动来说,运动强度大,时间就可以短一些,而运动强度较小的时候,运动时间就可以稍微延长。
此外运动的频率也要掌握好,最好的频率是运动之后的第2天不会感到疲劳,保持每周3~5次是最好的。
总之,运动对于骨质疏松的作用是很积极的,但适当锻炼是非常重要的。
任何过量的以及不适当的运动方式,甚至轻微损伤,都可以导致骨折发生。
坚持长期的,有计划的以及有规律的运动,是建立良好生活的基础,对延缓骨质丢失作用很好。
此外外出运动也是必要的,在外面活动的时候可以接受太阳光照射,这对骨质疏松的防治非常有利。
对于骨质疏松患者以及潜在人群,该运动还是要运动,毕竟生命就在于运动。
参考文献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J].中国全科医学,,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