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接诊了一位特殊的患者:一名9岁男孩因进食异物腹痛难忍,手术后,医生竟然从他的体内取出了30余根牙签、24根棉签、6根吸管、1个瓶盖、5根金属线、1根牙刷柄,以及若干线团、塑料片、竹片、头发丝等等。
上图全部物品都是从这位9岁男孩胃里取出来的!医生表示,这是他们从业以来,第一次遇到这么严重的消化道异物病症。
9岁的娃,怎么会吞下这么多异物呢?
其实孩子的这种行为属于“异食癖”。引起“异食癖”的原因比较多,可能是心理因素,比如家庭破裂,父母离婚,缺乏亲情等等。据了解,男孩父母很早就离婚了,他跟父亲一起生活,从小就有吃异物的习惯,大人有时看到他吃异物会阻止,但是他很快就会吞进肚子,这次也是肚子反医院。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个9岁男孩爱吃异物,胃里塞满牙签、棉签、头发……或许跟父母离婚有关。
明确“儿童异食癖”的特点
“儿童异食癖”是指儿童长期嗜食一些不能吃的异物,比如泥土、化妆品、煤渣、纸片、头发、石头、线团等等。根据专家对“儿童异食癖”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异食癖具有这几个明显特点:
异食癖大多发生在孩子2-6岁,男孩比女孩常见,农村儿童比城市儿童偏多。大多数异食癖的孩子都喜欢吃一些不能当作食物的物质,比如泥土、化妆品、煤渣、纸片、头发等等;有的还喜欢闻一些特殊的异味。异食癖的孩子,往往会出现食欲降低、偏食、发育低下、贫血等症状。父母可以根据这几个特点,判断自家孩子是否有“异食癖”的发生。
了解“儿童异食癖”的原因
其实在过去,专家一直以为“异食癖”主要是因为孩子体内缺乏锌、铁等微量元素引起的,跟心理因素没什么原因。但是经过近几年的大量研究发现,孩子异食癖的原因非常多,尤其是下面这三个,非常重要。
1.营养缺乏
异食癖可能是代谢机能紊乱,味觉异常导致的。其中代谢机能紊乱主要跟营养缺乏有关,比如锌,锌对人体非常重要,很多重要的生物酶都需要锌来维持活性,一旦缺锌严重,很可能会导致代谢异常,进而增加异食癖的发生。而铁、铜、锰、硒、钴等微量元素的缺乏,也跟异食癖有关。
而且,患有异食癖以后,孩子们经常会吃一些泥土等异物,还会导致他们体内铁、锌吸收障碍,进而引起微量元素的缺乏。
2.错误的饮食习惯
叮麻小时候也吃过不少异物,比如各种鲜花和植物,记得有段时间看电视,主人公吃鲜花,感觉特别神奇,于是就跟小伙伴吃鲜花,吃了很多种,发现月季花吃起来涩涩的,太难吃;学校里的紫色的花(忘记名字了)最好吃,尤其是焉了以后,甜丝丝的特别好吃。
其实很多孩子都有吃异物的经历,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好奇心太强,看到一些感兴趣的东西,或者据说味道不错的东西,都想要尝试一下。有些孩子吃了以后感觉不错,产生了兴趣,于是忍不住继续吃;有些孩子吃的时候被父母发现,然后又是训斥又是打骂的,结果引起了孩子的逆反心理,你越是不让吃我越是要吃,然后就养成了吃异物的习惯。
3.心理因素
而心理因素是最常见的原因!
心理因素也分为两种情况:孩子需求得不到满足、孩子缺乏关爱。
有研究发现,孩子对食物的需求是否满足,并不是以吃饱为标准,而是以嘴的运动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来衡量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肚子饱了嘴不饱”,但是很多家庭条件比较差,特别是一些偏远的农村孩子,他们没有足够的食物,只能吃一些异物,比如泥土来满足自己“嘴”的需求。
而心理学家则认为,孩子异食癖可能是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的手段,就像抖腿,扯头发一个性质。通常发生在家庭破裂、父母离婚、缺乏关爱或者经历过“暴力”的孩子身上,他们内心缺乏安全感,极度的紧张,焦躁,然后会通过一些异常的行为来缓解自己的不适。
父母要早发现早干预
面对孩子异食癖,父母要早发现早干预,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做出正确的引导。
1.正确的引导
当孩子食用异物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及时干预,引导孩子吃一些可以吃的食物,不能吃的食物必须禁止。
其实从孩子开始添加辅食开始,父母就可以告诉孩子吃到肚子里的食物的性状颜色和作用,增强孩子对食物的认识,养成正常的进食习惯。如果孩子食用异物的话,可以拿它们跟正常的食物对比,告知孩子异物的危害,用温和的语言引导孩子,切记不要打骂训斥。
2.均衡的营养
如果是微量元素缺乏引起的,需要及时补充微量元素,具体可以按照医嘱进行。
为了预防营养缺乏引起的异食癖,建议父母调整孩子的饮食机构,做到饮食全面、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尽量避免孩子营养缺乏的发生。
同时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