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卡汽车科技频道原创]
最近几年,中国品牌的进步已不仅仅体现在外观及内饰设计上,消费者对于经济、舒适的追求逐渐增强,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品牌车型保有量不断增大,安全性能作为车的基本要素也在不断升级。马上就要上市的荣威i5,配备了丰富的主被动安全性能,今天我们来到上汽智能安全实验室,详细了解车辆安全的秘密。
一、被动安全全面防护
首先大家熟悉的C-NCAP针对不同碰撞及测试成绩会给出相应级别,而荣威i5则在开发之初就采用了最新的版C-NCAP5星标准针对车身结构进行设计。
全车采用多达20多种典型工况保护,包括了前端、后端、侧面、顶部。在车辆开发阶段总计进行了3轮试验,为消费者打造全方位的安全防护。
荣威i5的车身材料中,高强钢占比65%,车身强度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发生事故时确保乘员舱的完整性。通过合理的截面与特征设计,保证在碰撞过程中尽可能多的吸收和耗散能量,减轻对乘员的伤害。
车身方面的加强仅仅是保护乘员的一部分,直接接触乘员的座椅同样也起到保护作用。例如说在头枕中加入EPP嵌块,减轻颈椎向后运动趋势,避免追尾的过程中伤害颈椎。
在C-NCAP的测试过程中有一项座椅鞭打测试,在版本测试中将波形速度变化量提至20km/h,进一步加强对乘员颈椎的保护。
在侧面碰撞性能实验中,由于受力区域为车门及B柱区域,离乘员距离非常近,一旦侧面强度不足,乘员的生命无法保障。
荣威i5通过大量应用高强度钢及在B柱使用热成型材料,改善车身侧面强度,以及构建了合理的变形模式,通过多次试验证明,侧面性能设计可以满足C-NCAP5星要求。
荣威i5配备主/副安全气囊的基础上,还配备了侧气帘,当突发侧面碰撞时候,最大程度保护乘员安全。可是气帘大部分保护面积主要覆盖头部,身体其他躯干的保护怎么处理?
在侧面碰撞过程中,身体躯可能会与内饰部件发生剧烈撞击,荣威i5将内饰柔软化,也就是说碰撞过程中柔软接触以降低伤害的程度。同时内饰的刚度做过冲击试验,可以满足使用水平。
乘员的保护至关重要,同时一旦驾驶者出现失误造成不良后果,对行人是否也有相应保护?
基于EuroNCAP标准为行人提供全方位保护,例如柔性的前挡风横梁,发动机盖外刚内柔,当行人撞击发动机盖时会产生柔性接触缓解撞击力。对于行人腿部保护还进行了保险杠吸能的设计。
荣威i5被动安全全面防护
二、主动安全未雨绸缪
说到主动安全,随着人工智能的的快速发展,以及相关安全标准和消费需求的不断提升,近两年ADAS开始在量产车上广泛搭载,成为越来越多新车的“标配”。
AEB自动紧急刹车系统尤为关键,大家在行车过程中都遇到过鬼探头的现象吧,行人突然的出现根本不给你采取刹车的机会,很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通过沟通得知,当车速在8-80Km/h区间时,可识别m外的车辆、行人及儿童等,实时检测与障碍物的间距,当出现危险时系统会主动减速,甚至停车,减轻碰撞造成的人员伤亡。
在系统设置中,也可对其灵敏度以及辅助的模式进行相应切换。
碰撞很多情况下不光是鬼探头的原因,还有可能因为超速,导致无法紧急停车。系统可自动识别限速信息,同时可依据限速对车辆速度进行相关约束操作。
当然这项功能是否启动可自行选择,并非一旦识别限速信息,就一定会限制速度。
SAS功能极大程度的减少超速的情况,且给消费者一个理性的行驶速度,规避了事故风险,同时也减轻驾驶者的视觉疲劳程度。
说到检测车辆各个状态,不妨来看看同级并未布局的环影系统。图中测试场地的影像,经过车辆布置的四颗摄像头采集到数据,经过合理的拼接最终显示在大屏幕上。
当你有转弯的需求时,可通过触发转向灯同时联动相应一侧的摄像头,直观的观察盲区是否存在障碍物等。
负责获取车辆侧面图像的摄像头被安置在两侧反光镜下沿。全景影响是否好用,还要看各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经过拼接后,最终呈现给驾驶者的质量如何。
好在荣威i5在图像拼接上令人满意,且图像传输连贯顺畅,没有延迟的现象。
荣威i5通过巧妙设计,实现仅2.7度的A柱障碍角,简单来说A柱相对窄一些,对视线影响小,便于观察两侧路况。
荣威i5在设计之初,定位为年轻消费者打造的理想座驾。当然年轻消费者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