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宝宝的成长发育,老人常念叨这样一句“口诀”: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周会走。用来总结1岁前抱的发育规律,真的是这样吗?
执笔:安野风
编辑:安野风
定稿:欧阳比文
宝宝7个月还不能坐稳,宝妈担心发育迟缓
若飞是一个细心的宝妈,虽然是新晋宝妈,在孕期的时候就看了很多育儿书,成了小半个育儿专家。
宝宝刚出生的时候,若飞一个人照顾宝宝,看起来完全不像一个新手妈妈。在带娃这件事儿上,她信心满满。
为了宝宝的健康一直坚持母乳喂养,从宝宝4个月大的时候,就有意识的调整宝宝的吃奶时间,如今已经可以睡整觉。有空的时候,还在宝妈群里,帮助新手宝妈解决疑问。
不过最近若飞有些发愁,宝宝已经满7个月了,却还是不能自己坐稳。看着自己用心准备的营养辅食,觉得一定不是营养上面的问题。
前两天一个宝妈分享,她家女宝宝刚满5个月就可以自己坐稳了,比较之下,若飞更着急了,担心宝宝的发育迟缓。
医院做了一系列检查,医生给出的结论是:宝宝发育一切正常。
若飞还是不放心的问医生:“宝宝7个月了还不能坐稳,不是说6坐吗?真的没问题吗?”
医生耐心的解释:“三翻六坐只能做为参考,每个宝宝的发育快慢不同,不是标准答案。”
“三翻六坐”总结的是大运动发展规律?
大运动是指宝宝的身体大肌肉的活动,主要包括对于头部颈部、躯干和四肢的自主支配,还有身体的协调性、平衡性和灵活性。
宝宝出生之后,大脑、身体的各项机能快速发育,大运动发育比较容易观察,从宝宝可以抬头开始,一直到宝宝可以走路,一般都会在宝宝1岁前完成。
除了肌肉发育之外,宝宝的大脑发育,也是大运动发育的基础。
宝宝刚出生,头部重量在-g,是成人的大脑重量的1/4;1岁的时候能够达到成人的一半,等到了2岁可以达到成人脑重量的3/4,3岁的时候脑重量就接近成人了。
有了大脑发育的基础,宝宝身体的协调性、平衡性和灵活性,都会有显著的提升,大运动发展自然也就可以按部就班的完成了。
但“三翻六坐”这种大运动的规律,只能作为宝宝成长发育的参考。
因为每个宝宝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个体发育存在一定差异,有的宝宝可能早一点,有的宝宝可能晚一点。宝妈不要因为孩子没有达成某个标准而过于担心。
想让宝宝大运动发育“跟得上”,适当锻炼不能少
宝宝大运动发育,除了需要大脑发育“达标”之外,肌肉发育“达标”也是一个重要标准。
想让宝宝肌肉“达标”,适当的肌肉锻炼是少不了的,宝宝那么小,很多新手爸妈不知道应该从哪下手。
说是锻炼,但其实跟你想象的成人那种健身,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宝宝大运动健身第一步:从“趴”开练
研究显示,经常进行趴资训练的宝宝,开始爬的时间,要普遍早于没有练习趴姿的宝宝。
新生儿出生之后,大部分时间都是“仰望”天花板的,宝妈可以先趴到你的身体上,转换视角,可以让宝宝认识“新世界”。
趴的动作,可以让宝宝的颈部、背部肌肉得到锻炼,为宝宝抬头打下良好的基础。
注意事项:宝宝练习趴的时候,要逐渐的增加时间,不要让宝宝一下子趴太久,1岁以下的宝宝不建议趴睡,可能会出现窒息的危险。
宝宝大运动健身第二步:让宝宝有翻身意识
宝宝能够抬头之后,下一步大运动就是翻身了。
想要给宝宝“健身”,要训练宝宝的翻身意识,宝妈可以在宝宝玩耍的时候,让宝宝保持仰卧的姿势。
把宝宝的右脚放在左腿上,这个动作能让宝宝的肩膀和腰,自然的跟着扭转过去。
让宝宝平躺在毯子上,宝妈拉住毯子的一边,轻轻的带动宝宝的身体,让他平稳的翻过去。动作一定要放缓,以免动作太快,吓到宝宝。
宝宝大运动健身第三步:鼓励宝宝爬
科学家指出,宝宝爬得越多,学说话的速度越快,学新知识还有看、读能力也会增强。
宝宝爬行训练,是为了衔接未来走路的,而且可以通过爬行,来扩大自己的视野,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来刺激大脑的发育。
欧美育儿专家建议:宝宝一生至少要保证小时爬行。
想让宝宝走的平稳,就要鼓励宝宝多爬,打好大运动的基础。
宝妈可以用一些宝宝感兴趣的玩具,放在宝宝前面一段距离,鼓励宝宝多爬。
随着宝宝爬行能力的提升,也可以用沙发垫、枕头等比较安全的物品,给宝宝设置一些小障碍,加大宝宝爬行的难度。
糖果爱唠叨
1岁前宝宝的发育迅速,想让宝宝更加聪明健康,宝妈需要打好“配合”,陪着宝宝一起“健身”,宝宝长得更结实。
糖果互动:你的宝宝多大会走的?
我是糖果妈妈,一个学习成长型的宝妈,专注孕产和育儿,想要轻松养娃别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