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尤其是下肢运动功能障碍,不仅使患者生活质量低下、丧失生活自理能力,而且也给国家和家庭带来巨大精神和经济负担。
脑卒中后肢体功能的恢复,尤其是下肢运动功能恢复,使患者能够生活自理、重返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01
早期离床的意义
临床上急需一种当卧床患者临床状况稳定,就可逐步早期离床训练并对他们提出一定挑战的治疗方案。
长期卧床并发症02
目前下肢康复训练的特点
效率较低
缺乏对患者参与积极性的维持
缺乏对运动控制神经通路刺激和主动运动意念激发,未能很好地完成运动神经回路的康复及其重建
03
基于虚拟现实的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A1
基于大脑镜像神经元和神经可塑性理论,利用实时通信与反馈处理,
通过视觉和听觉等效果作用患者神经中枢结合下肢主被动训练系统。
能辅助患者完成主被动模式下的康复训练
增强了康复训练中对受损神经中枢的刺激
提高了患者的训练效率和积极主动性
04
运动想象结合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A1
有利于下肢主被动训练模式在中枢神经系统储存
增强了神经中枢对下肢主被动训练的控制
提高了患者的训练效率和积极主动性
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A1主要是对患者下肢进行往复式主被动训练,通过对患肢到大脑的运动感知神经通道的单向刺激来促进神经通路的重塑。
运动想像对患者参与积极性的激发和维持,对运动控制神经通路刺激和主动运动意念激发,能很好地完成运动神经回路的康复及其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