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残疾人体育展现中国人权事业发展进步
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不仅体现出残疾人的体育精神与实力,更体现出中国式的人权与国家发展的成绩。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幸福生活作为最大的人权,促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切实保障包括残疾人在内的特定群体的各项权益。参与体育活动的权利是残疾人全面实现生存权和发展权的重要内容。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符合中国国情,有效回应残疾人群体的需要,促进残疾人身心健康。残疾人体育是中国人权事业发展进步的生动写照,弘扬了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了各国人民的交往、了解和友谊,为构建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全球人权治理秩序、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残疾人身心健康。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以发展促进残疾人权益保障。国家在发展战略中纳入残疾人事业,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目标。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手段。残疾人通过参与体育活动,有助于改善身体机能,减轻和消除功能障碍,增强独立生活能力,满足兴趣爱好,增加社会交往,提高生活品质,实现人生价值。中国高度重视残疾人健康权利保障,强调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中国把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纳入残疾人康复服务。各级政府面向基层,创新服务方式,开展广泛的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保障残疾学生平等参与体育、增进身心健康和发育。残疾人的健康权利通过体育活动得到更好保障。
2.坚持立足中国国情,促进残疾人平等融合。中国坚持把人权的普遍性原则同本国实际相结合,坚持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把增进人民福祉、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国的法律制度规定残疾人享有与所有人平等的参与文化体育生活的权利,在实施中加强对残疾人权利的平等保护和特殊扶助。国家建立和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及服务,确保残疾人获得公共体育服务的均等化。国家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体育领域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无障碍改造,完善各类体育场馆设施并向所有残疾人开放,落实合理便利支持,消除残疾人充分参与体育活动的外部障碍。北京冬残奥会等体育赛事为残疾人全面参与社会生活创造了体育、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城市发展和区域发展方面的丰厚遗产。各地举办残疾人重大体育赛事的场馆,在赛后继续服务残疾人,并为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提供了样板。各级政府完善社区残疾人体育设施,培育扶持残疾人体育组织和文艺团体,购买多样的社会服务,举办残健融合的体育活动,促进残疾人社区文体活动参与率不断提高。相关组织和机构研发推广适合国情和各类别残疾人锻炼的小型康复体育和健身体育器材,创编普及项目和方法。残疾人充分参与体育活动,追求卓越,突破自我,团结拼搏,共享平等融合,实现人生出彩。残疾人体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爱生命、弱有所扶、和合包容,鼓舞和激励更多残疾人热爱体育、参与运动。广大残疾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发扬中华体育精神,在体育中展现生命力量和卓越品格。残疾人通过体育活动,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得到更好保障。
3.坚持同等重视各类人权,实现残疾人全面发展。残疾人体育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残疾人的生活水平和人权状况。中国确保残疾人享有各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权利,为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和社会生活、实现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充分吸收残疾人及其社会组织、群众代表的意见,使国家体育制度更加公平和包容。不断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福利服务,稳步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更好保障残疾人就业权利。完善残疾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大对残疾人人身财产的保护力度,消除基于残疾的歧视。定期开展残疾人体育先进评选,表彰在残疾人体育发展中作出积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加强对残疾人体育活动的宣传报道,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传播残疾人体育新观念新风尚,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社会大众深入了解“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残奥会价值,认同无障碍理念,增强平等融合意识,对残疾人事业各项工作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