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病头痛,属于表证、热证,若表虚者,必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用桂枝汤,后头痛,项背强几几,用桂枝加葛根汤;若表实者,必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用麻*汤、大青龙汤,后头痛用葛根汤。
少阴病头痛,属于表证、寒证,若表虚者,恶风寒,脉缓弱,用桂枝加附子汤;四肢厥冷,因为血行不畅,阳气不能通达者,用当归四逆汤;若表实者,恶风寒、反发热、脉沉,用麻*附子细辛汤。
阳明病头痛,属于里证、热证,若阳明腑实,则口渴,大便秘结,脉沉实,用承气汤;若阳明经证,则汗多,口大渴,用白虎汤;若后头痛,用葛根芩连汤;若阴虚有热,则心烦不眠,用酸枣仁汤。
太阴病头痛,属于里证、寒证,若干呕、吐涎沫者,用吴茱萸汤,若有痛经,用温经汤;四肢厥逆,用四逆汤。
少阳病头痛,一般偏于头部两侧,属于半表半里证,可用小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偏实热者,用大柴胡汤;偏虚寒者,用柴胡桂枝干姜汤。
厥阴病头痛,呈寒热错杂,或上热下寒,可用乌梅丸、半夏泻心汤等。外治法则有头风摩散,用之治疗阵发性头痛。
疼痛属于虚证者,一般是隐隐而痛;属于实证者,一般是胀痛、剧痛;属于痰湿者,一般是晕痛、昏痛;属于血瘀者,一般是刺痛。这个规律也基本适合于其他疼痛症。
1
大青龙汤治疗头痛发热
高某,年4月25日一诊。患者高烧39.5~40℃,已经连续三天,头痛欲裂,全身肌肉酸痛,怕冷,始终未出大汗,烦躁,口渴,舌淡红,脉浮紧、滑数。目前住院治疗,正在“发热待查”。
处方:麻*18克桂枝6克杏仁10克炙甘草10克石膏50克生姜10克红枣10克苍术10克
水9碗,先煎麻*15分钟,边煎边去掉浮在药罐上面的泡沫,再加入其他药,煎半小时左右,煎至3碗水,先喝一碗,盖被子取汗,汗出热退,则停服。汗出不多,仍然发热者,两小时后,继续服第二碗。汗出太多,则喝冷水一杯止汗。
患者服第一碗药后,持续出汗半小时,热退,头痛、身痛减轻,四小时后,又开始发热至38.2℃,继续服第二碗,微微出汗,热退。第二天痊愈。
按
本案为太阳病头痛,属于表证、热证、实证,以头痛、怕冷、发热、身热、无汗、脉浮紧、烦躁为主要特征,在重感冒、流感患者中非常普遍。患者除了头痛剧烈之外,发热经常达到39℃以上。但只要属于初起,身上热,不出汗,摸上去干干的,或者出汗不多,脉浮数、浮紧、滑数,没有剧烈咽喉疼痛,都可以用此方。兼有身体肌肉酸痛者,可加苍术10克。
此方我在临床用得很多,方中麻*必须用到18克,三岁的小孩,可用12克,只要煎煮得法,不但没有副作用,而且往往一剂未尽,就热退身凉,患者常常视为奇迹。
本方煎煮法,一概遵照《伤寒论》大青龙汤方后的介绍,不可违背,否则无效。几年前,尹周安医生告诉我,他经常遇到白血病患者在急性发作时,高烧、头痛、怕冷,无汗,感到棘手。我回答何不用大青龙汤?当时他用了没有效。
您的专属导师已上线!无论是解答困惑、疑症咨询、学习中医、领取资料,都可以添加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