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音障碍治疗的目的是促进患者发声说话,使构音器官重新获得运动功能,治疗要在安静的场所进行,急性期可在床旁进行,如果患者可在轮椅上坚持30分钟,可在治疗室内进行治疗,多采用一对一方式,也可配合团体治疗。
构音障碍康复的评估与诊疗思路
1,呼吸训练
呼吸气流的量和呼吸气流的控制是正确发声的基础,呼吸是构音的动力,必须在声门下形成一定的压力才能产生理想的发声和构音,因此进行呼吸控制训练是改善发声的基础。重度构音障碍患者往往呼吸很差,特别是呼气相短而弱,很难在声门下和口腔形成一定压力,呼吸应视为首要训练项目。
1)调整坐姿,躯干要直,双肩水平,头保持正中位。
2)辅助呼吸训练:将双手放在患者两侧肋弓稍上方的位置,嘱患者自然呼吸,在呼气终末给胸部以压力,使患者呼气量增加,也可结合发声或发音一起训练。
3)口、鼻呼吸分离训练,鼻吸口呼、口吸鼻呼等。
4)治疗师数1、2、3时,患者吸气,然后数1、2、3憋气,再数1、2,时间至10秒
5)呼气时尽可能长时间发“s”、“f”等摩擦音,但是不出声音,呼气时同步发音,尽量坚持10秒
2,放松训练(非痉挛型构音障碍患者可略过)
着重肩、颈、头的放松训练,可做双肩上耸、保持3秒、然后放松,重复3次以放松肩关节,不必严格遵循顺序,可根据患者情况调整
3,构音改善的训练
1)下颌、舌、唇的训练
张闭口
唇:展开、闭合、前突、后缩运动
舌:前伸、后缩、上举、侧方运动等,也可做舌尖向上顶住牙齿线、后逐渐向两侧依次舔向磨牙,反复数次
(上图摘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