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报告:全球精准医学领域十大热门行研报告盘点
-05年中国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市场供需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00最新报告:下一代癌症诊断技术及全球市场
00全球新冠检测市场报告:全球新冠检测市场高达亿!
导读近日,发表在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上的一项新研究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曹彬、医院张定宇和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王建伟共同领导的一项队列研究,评估了医院新冠肺炎住院患者在出院后6个月的健康状况,发现有超过四分之三的患者仍存在至少一个持续的症状。研究通讯作者、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的曹彬教授表示:“因为新冠肺炎是一种新发疾病,我们才刚刚开始了解它对患者健康的长期影响。我们的随访研究表明,大部分患者在出院后仍然会继续受到至少部分影响,这意味着出院后的医疗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针对住院时病情重的患者。”
根据《柳叶刀》杂志发表的研究,该队列研究指明了COVID-19对中国武汉市住院患者的长期影响,超过四分之三的受访COVID-19患者在发病后6个月时仍至少存在一种症状。其中疲劳或肌肉无力是最常见的症状,还常有睡眠困难和焦虑或抑郁。
症状严重的患者在病情发作后的六个月内,重症患者的肺功能受损和胸部影像学检查异常表明其器官可能受损。六个月后,曾在感染高峰期进行了免疫反应测试的94名患者中,中和抗体水平(或滴度)下降了一半以上——下降了5.5%,这引发了对该病*再次感染的可能性的担忧。群体免疫克星ADE效应,西班牙大流感下青壮年死亡的秘密!
重症患者在发病六个月后,胸部影像学检查异常表明其器官仍未完全恢复。
在位接受额外检查的患者中,有位完成了肺功能检查(41位因依从性差而无法完成检查)。病情更重的患者通常表现为肺功能下降,在严重程度7等级量表中评分为5-6分的(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中有56%经历了弥散功能障碍,这意味着氧气自肺泡向血流中的扩散能力下降;肺弥散功能障碍在7等级量表评分4分(住院期间接受氧疗)的患者中比例为9%;在评分3分(住院期间不需要氧气治疗)的患者中比例为%。
住院时病情更严重的患者在6分钟的步行测试中表现更差,严重程度为5–6分的患者中有9%的人未达到正常范围值的下限;而严重程度为3和4的患者,这一比例为4%和%。作者强调,由于研究对象患新冠肺炎前的肺功能和6分钟步行距离的数据无法获得,因此该研究发现的肺功能和运动能力异常不能直接归因于新冠肺炎。
六个月后,曾在感染高峰期进行了免疫反应测试的94名患者中,中和抗体的滴度下降了一半以上(5.5%)。作者表示,这可能会带来对再次感染风险的担忧。
研究人员还发现,部分患者在出院后出现肾脏问题。除了肺部以外,已知新冠肺炎会影响包括肾脏在内的其他器官。实验室测试显示,在住院期间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中,有13%在随访中肾功能出现异常。
00年初的疫情中,医院曾收治大量重症和危重症新冠患者。根据《柳叶刀》发布的新闻稿,该研究作者之一,医院、首都医科大学的曹彬教授表示,新冠肺炎这种“新”疾病对患者的长期影响仅仅是刚开始显露,许多病人出院后仍然受多种后遗症困扰,特别是重症病人。因此,研究者未来仍需要进行长期的跟踪研究,以更好地揭示新冠肺炎对人类的影响。
来自意大利马里奥·内格里药理学研究所(IstitutoMarioNegri)的MonicaCortinovis等人在《柳叶刀》发表评论称,由于目前对新冠病*后遗症的研究不多,这项研究提供了及时、有用的信息。不过,该研究追踪人群中的危重症患者样本较少,仅有4%ICU病人。这一人群中此前有个案显示,他们的认知功能、心理健康和生理功能都受到了极大损伤,出院后恢复难度大。未来的研究或许可以更多地着眼于扩大样本的代表性。
而本研究的医院的出院患者,病情较重者多。而新冠肺炎对重症患者与轻症患者(医院)的长期健康影响有何不同?入院患者和居家隔离患者的后续影响是否有差异?还需要更多研究。
研究者也在文中提到,还需要对于血液抗体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进一步了解。此外,由于感染者肺功能、生理机能测试受到个体限制,新冠肺炎的影响也还需要进一步量化。
论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