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机能障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小莉课堂咬字不清教你正确认识构音障碍
TUhjnbcbe - 2021/7/1 0:56:00

最近有家长咨询说,我的孩子说话不清楚,是不是舌头太大了?是不是舌系带过长了?当经过一系列测试和检查分析后,我们发现儿童存在发育性言语迟缓问题。此类问题若得不到及时消除,儿童会慢慢形成不良发音习惯、吐字不清、形成较严重的构音障碍,对社交、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家长应引起足够重视,早期鉴别。

什么是构音障碍呢?

构音障碍是指构音器官(肺、声带、软腭、舌、下颌、唇)在构音过程中,构音部位错误、或气流方向、压力或速度不准确,甚至整个构音动作不协调,以致语言发生省略、替代或不准确的现象。

构音障碍临床分型:

1、运动性构音障碍:是由于神经病变、与言语有关的肌肉麻痹、收缩力量减弱或运动不协调所致的言语障碍。表现在构造言语中呼吸运动、共鸣、发音和韵律等方面出现异常。

2、功能性构音障碍:又称为发育性发音障碍,其构音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无异常,有正常的听力,智力在正常范围,但讲话时口齿不清,出现替代音、省略音和/或歪曲音。轻则他人听不清某些词语,重则熟悉的人也难解其意,可伴有一些社会情绪和行为问题。

3、器质性构音障碍:是由于构音器官的形态异常导致机能异常而出现的构音障碍。比如:

先天性唇腭裂\先天性面裂\巨舌症\齿裂咬合异常\外伤致构音器官形态肌机能损伤\神经疾患致构音器官麻痹\先天性腭咽闭合不全.

构音障碍表现形式:

根据损伤的脑功能区域和言语声学特点将运动性构音障碍分为以下六种特点。

(1)痉挛型构音特点:

说话费力、音拖长,不自然中断、音量急剧变化,粗糙音、费力音、元音和辅音歪曲,鼻音过重。

(2)迟缓型构音特点:语句短,不适宜的停顿,气息音,辅音错误,鼻音减弱或过重,鼻漏气,呼吸音重,喘鸣音,休息后可稍改善。

(3)失调型构音特点:吟诗样构音障碍或醉酒样言语,构音不协调,不规则的音节停顿,韵律失调,声音呆板震颤,声调、响度和强调音变化无常。

(4)运动过弱型构音特点:构音的响度减弱,短促,呼吸紧促样发声,音量单一,音调单一,言语不流畅,重复音词现象。

(5)运动过强型构音特点:构音器官的不随意运动破坏有目的的语音表达,造成元音和辅音歪曲,失重音,不适宜的停顿,费力音,发音强弱急剧变化,鼻音过重。

(6)混合型构音障碍:表现为各种症状的混合。常见构音错误。

有些研究资料显示功能性构音障碍主要与儿童语音的视听反应、辨别、认知因素有关。患者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儿童伴有不良饮食习惯并存在口腔感知觉异常。

2、发音部位错误,频率较高的依次为舌尖后音、舌尖中音、舌尖前音、舌根音、舌面音,唇齿音和双唇音较少,错误形式主要以替代和省略为主。例如「哥哥」替代成了「豆豆」,「公园」替代成了「东园」。例如「弟弟」变成「衣衣」,把d的音直接省略掉了。

3、送气音出不来。在声母中有很多音是属于送气音,例如p、t、k、q、z…都是有气流的音,有些孩子在气流跟音的协调上出了问题,所以常把气流都省略掉,比如把「婆婆」发成「伯伯」,「泡泡糖」变成「爆爆档」,这些都属于不送气的类型。

4、把部分非鼻音发成鼻音或者鼻音发成非鼻音。

以下介绍临床上常见的由于腭裂所致的器质性构音特点。

(1)共鸣异常:表现为开放性鼻音即鼻音过重,闭塞性鼻音即鼻音减少,以及鼻漏气。

(2)构音异常。表现为腭化构音、侧化构音、鼻咽构音声门爆破音、咽喉摩擦音、咽喉爆破音等构音及发音异常。

构音矫正前要注意的问题:

一般而言,儿童在三、四岁以后,口语表达能力可以达到日常对话的程度,也可以用比较完整的句子来表达,所以,四岁以前的幼儿有发音不清楚的问题,很可能是因为他的语言纯熟度不够,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语言发展愈来愈成熟,构音的问题会自行修正。换言之,如果这时候仍有发音不清楚或说不出或说不好的现象,我们就需要带孩子去做构音的矫正了,就需要语言治疗师的帮忙了,而这一类的孩子也就是我们所谓构音异常的孩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莉课堂咬字不清教你正确认识构音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