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病临床 http://www.galanzweibolu.com/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个节气,也是夏季第四个节气。“至者,极也”,经过立夏、小满、芒种的不断蓄积,阳气在夏至达到顶点,大自然笼罩在一片炎热之中。从中医看,夏至养生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听听五附院中医专家宋国宏给您支招。宋国宏说,夏至之时阳气旺盛至极,人们也要顺应自然界的变化,从饮食、起居、情志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摄养生。中医认为,夏至时节阳热旺盛,人体气机趋于向上、向外,机体呈现出相对外热内寒的生理状态。也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节。由于内外夹热,人的心情容易烦躁,甚至出现“情绪中暑”,情绪失控,过度愤怒或紧张,再加上高温天气,人体大量排汗丢失水分,血容量相对不足,血液粘稠度增高,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这个节气养生防病,最重要的前提是“神安”。心情要开朗愉悦,使机体的气机宣畅,心神得养,人体的机能方能旺盛而协调。饮食方面,以清淡饮食、健脾祛湿为原则,多食五谷杂粮,通便通利,少食肥甘厚腻、辛辣的食物。多吃些苦味食物,可以清热去火,健脾燥湿,比如:苦瓜、苦菜、莴笋、莲子、百合。适当吃酸性的食物,夏至需养内虚之阳,酸味可敛阳,这就是酸梅汤适宜于夏至时节饮用的原因。由于人体腠理开泄,容易受风寒湿邪侵袭,生活起居方面,睡眠时不宜吹风扇,使用空调时,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无论多热,腹部都不可以袒露在外。同时,午间睡半个小时左右,可以收敛阳气,是对身体很好的一种养护。对于运动一族,夏至运动应以温和运动、少许出汗为宜,推荐的运动是走路、太极拳和八段锦。大汗淋漓,不但伤阴气,也易损阳气。宋国宏提醒,受温度影响,血管扩张,高血压患者在夏季时的血压可能会有所下降,切记不可自行盲目停药或减量,要注意维护血压平稳。在高温高湿天气,一旦感到身体不适,如突然出现视物模糊、眩晕、语言障碍,或半身麻木、肢体无力,以及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胸闷、胸痛等症状,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期。专家简介
宋国宏: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擅长慢性前列腺炎、少弱精等男科疾病、“调周法”治疗不孕不育症、试管婴儿种植前调理等妇科疾病。老年女性反复发生的尿路感染等疾病的中医诊断及治疗。在颈、腰椎间盘突出及骨性关节炎、面神经炎等治疗有理论及治疗独特创新。
出诊时间:周四、周五上午(三楼中医诊区)周二下午、周天上午(五楼妇科诊区)
SUMMER欢迎前来就诊
来源:宣传科刘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