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国家治理》周刊及人民论坛网(rmltwz)
转载请注明来源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2.64亿人、占总人口的18.70%。在我国“”(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的养老模式与格局下,家庭和社区成为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重要场域。
日前,国家卫健委、全国老龄办发布了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名单,共有个社区上榜。构建老年友好的家庭、社区环境是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如何继续构建老年友好型家庭社区环境?一起来看。
什么是老年友好家庭、友好社区?
01
老年友好社区最早出现在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全球老年友好城市建设指南》中。该指南从8个关键领域出发,率先提出要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建设老年友好型城市。
其中,硬件方面提出基础设施和物理环境,包括户外空间和建筑、交通以及住房,需要进行适老化建设和改造;软件方面要求构建对老年友好的社会服务环境,包括社会参与、尊重与社会包容、市民参与和就业、交流和信息、社区支持和卫生保健服务。两方面互为表里,共同构成一个老年友好主题城市。家庭和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作为老年友好城市的实现端,相关适老环境的功能清单应当更加契合实际。中国构建老年友好家庭和老年友好社区环境,必须从适宜的硬件设施和高质量的软件服务入手,满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发挥老年人的功能作用,促进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和自我价值实现,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当前,我国的家庭与社区老年友好环境质量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贯彻和落实健康老龄化理念还需进一步清除环境障碍。
构建老年友好型家庭社区环境有何重大意义?
02
健康老龄化理论的指引、国家战略的驱动以及老人的现实性需求,从理念、国策和现实三个维度,诠释了中国构建家庭和社区老年友好环境的重大意义。
健康老龄化理论的指引。世界卫生组织年发布了《关于老龄化与健康的全球报告》,提出健康老龄化新范式,强调健康老龄化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还包括维持和发挥老年人的健康功能,让个体能够按照自身观念和偏好来生活和行动。老年人功能的发挥,取决于个人的内在能力与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内在能力与环境共同决定了老年人自主生活的能力和水平,而健康老龄化就是通过创造环境和机会使老年人能够完成其认为有价值的事情。因此,构建关爱老年人的环境是践行健康老龄化新理念的关键。
国家老龄化战略的驱动。近年来国家层面的老龄化战略,一直在引导家庭和社区老年友好环境的建设。年,全国老龄办和发改委等25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旨在通过改善老年人生活环境,提升老年人生活生命质量。年,国务院发布《“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提出支持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的社会环境更加友好。同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全国老龄办等13部门联合印发《“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将推进适老健康支持环境建设,营造老年友好社会氛围,作为实现健康老龄化的一项重要任务。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出台《健康中国行动(—年)》,要求“全社会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