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机能障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生命低谷面前没放弃,26岁男子康复治疗一
TUhjnbcbe - 2023/1/18 20:34:00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赵鸿飞

能长时间用懒人支架玩手机游戏、自行扶墙站立半小时、气管套管说话瓣膜练习可坚持15分钟以上,坐轮椅及脚滑地面带动轮椅行走2小时……近日,医院康复医学科医护团队的努力下,经历一年半康复治疗,26岁男子阿光(化名)终于重新站立起来了。如今,他可以自行扶墙站立半小时。

经过一年半的康复治疗,阿光终于可以站起来了

年,阿光因结核性脑膜炎接受了脑室腹腔分流术。不幸的是,术后因脑部损伤严重,导致他的吞咽功能、胃肠道消化功能、肢体运动功能等出现了严重障碍,多发的肺炎让他数次进出重症监护病房。阿光的母亲不想放弃治疗,辗转深广两地后,年3月,她带着医院康复医学科,并做好长期康复治疗的打算。

“阿光入院时,嗜睡、低热,气管切开,吸痰机辅助吸出大量稀薄分泌物,胃管、鼻腔肠管、尿管等‘多管’在位,随时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五区(呼吸重症康复)主任赖敏介绍,经医院多科室综合评估,阿光当时的状态十分不理想,仍处于重症监测与治疗高度依赖的阶段,需要在呼吸重症康复病区严密观察下对重要器官功能、身体机能进行积极的功能康复锻炼与治疗。

呼吸重症康复病区是康复医学科里最“沉静”的一个病区,常被医护人员看作是“生命的缓冲带”。年,刚进入病区的阿光度过了几次危机。“前期患者需要抗结核,同时咽部的多条插管刺激产生的分泌物也常让他肺炎一直得不到好转。”赖敏说,面对下达多次的病危通知书,阿光的母亲从不言弃,医护团队更不可能放弃,根据病情逐步调整康复治疗方案。

中国康复医学会吞咽障碍分会主任委员、康复医学科外聘专家窦祖林教授与康复一区(吞咽康复病区)主任史晓轶会诊后决定为患者进行肉*素注射治疗,以减少腺体分泌,后随着腺体减少及增加有针对性的床旁康复治疗措施,阿光病情开始好转,清醒时间增多。

漫长的康复之路有了新的转折点,接下来身体各器官和机体功能康复治疗锻炼必须跟上。经过几个月的积极治疗,年11月,阿光停用心电监护,拔除了空肠管改用普通胃管进食。到了年,阿光已经停用抗结核药物,可以自己坐起来,接受床旁康复治疗。最近,历经一年半的康复治疗,阿光终于重新“站”起来了。

审读:喻方华

1
查看完整版本: 生命低谷面前没放弃,26岁男子康复治疗一